李夢陽(1473年-1530年),字獻吉,號空同子,明朝中期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河南開封人。他是明代「前七子」之一,與何景明、徐禎卿等人並稱,對明代文學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李夢陽主張文學復古,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強調文學創作應回歸古典傳統,反對當時流行的綺靡文風。
李夢陽的文學成就主要體現在詩歌和散文上。他的詩歌風格豪放,情感真摯,尤其擅長寫景抒情,代表作有《登金陵鳳凰台》、《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等。他的散文則以議論見長,文筆犀利,邏輯嚴密,代表作有《與友人論學書》等。
除了文學創作,李夢陽還積極參與政治活動,曾任南京刑部主事、南京太常寺少卿等職。他在政治上主張改革,反對宦官專權,曾因上書直言而被貶官。李夢陽的思想和文學主張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被視為明代文學復古運動的先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