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歸賦》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創作的一篇賦,表達了他在貶謫期間對故鄉的深切思念和對現實的無奈之情。全文以夢境為線索,描繪了他在夢中回到故鄉的情景,以及醒來後面對現實的失落與感慨。
「昔予夢歸兮,魂交於故鄉。
山川悠遠兮,草木芬芳。
親朋舊友兮,歡笑一堂。
醒而無見兮,悵然若亡。
嗟乎!人生如夢兮,何處是歸?
世事浮沉兮,誰能長依?
惟願心安兮,不復悲啼。
縱使天涯兮,亦自相宜。」
柳宗元在《夢歸賦》中,通過夢境與現實的對比,抒發了對故鄉的眷戀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慨。夢中,他回到了熟悉的故鄉,見到了親朋好友,感受到了久違的溫馨與快樂;然而,夢醒之後,眼前依然是貶謫的異鄉,心中充滿了失落與無奈。這種強烈的對比,進一步加深了他對現實的無奈與對故鄉的思念。
賦中「人生如夢」的感慨,既是對個人命運的反思,也是對世事無常的哲學思考。柳宗元在貶謫生涯中,經歷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但他並未完全沉溺於悲傷,而是以一種豁達的態度,試圖在逆境中尋找內心的平靜與安寧。
《夢歸賦》語言優美,情感真摯,既展現了柳宗元深厚的文學功底,也體現了他對人生與命運的深刻理解。這篇賦不僅是柳宗元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唐代文人面對政治挫折與人生困境時的一種典型心態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