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公風水,又稱楊筠松風水,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風水學派之一,由唐代風水大師楊筠松創立。楊筠松被尊稱為「楊公」,其風水理論在歷史上影響深遠,形成了多個傳承流派。以下是楊公風水的主要流派:
江西派
江西派是楊公風水的主要傳承流派之一,因其發源於江西而得名。楊筠松晚年定居江西,傳授風水之術,其弟子曾文辿、廖瑀等人將楊公風水理論發揚光大,形成了江西派。這一流派注重龍、穴、砂、水的綜合運用,強調實地勘察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
福建派
福建派是楊公風水的另一重要分支,由楊筠松的弟子傳承至福建地區發展而成。福建派在楊公風水的基礎上,融入了當地的地理特點和文化傳統,形成了獨特的風水體系。這一流派注重水法,尤其重視河流、湖泊等水體的布局與風水的關係。
廣東派
廣東派是楊公風水在嶺南地區的傳承流派,由楊筠松的弟子或其再傳弟子傳入廣東。廣東派在楊公風水的基礎上,結合嶺南地區的自然環境和文化特點,發展出適合當地的風水理論。這一流派注重山勢與地形的結合,強調「藏風聚氣」的重要性。
台灣派
台灣派是楊公風水在台灣地區的傳承流派,主要由福建派和廣東派的風水師傳入台灣後發展而成。台灣派在楊公風水的基礎上,融入了台灣本土的文化與習俗,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風水體系。這一流派注重實用性,廣泛套用於建築、墓葬和城市規劃中。
楊公風水的各個流派雖然在具體理論和實踐上有所差異,但其核心思想均源於楊筠松的風水理論,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注重龍、穴、砂、水的綜合運用。這些流派在歷史上對中國傳統風水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至今仍在風水實踐中被廣泛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