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心理學小組計畫書
一、計畫背景與目的
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是一門研究人類幸福、優勢與潛能的科學,旨在幫助個體提升生活質量、增強心理韌性,並培養積極的心態。隨著社會壓力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面臨心理健康問題。因此,成立一個正向心理學小組,旨在通過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幫助成員提升幸福感、增強心理韌性,並建立積極的生活態度。
二、目標群體
本小組面向所有對心理健康感興趣、希望提升幸福感和心理韌性的個體,尤其是以下人群:
- 面臨壓力或情緒困擾的職場人士;
- 希望改善人際關係、提升自我認知的學生或年輕人;
- 對心理學感興趣,希望學習正向心理學知識的公眾。
三、小組目標
- 幫助成員了解正向心理學的基本理論與套用;
- 提升成員的幸福感與心理韌性;
- 培養成員的積極思維與情緒管理能力;
- 通過互動與實踐,促進成員之間的支持與成長。
四、活動內容與形式
-
理論學習
通過講座、閱讀材料或視頻分享,介紹正向心理學的核心概念,如幸福感、心理韌性、優勢識別、感恩與正念等。
-
互動討論
每期圍繞一個主題(如「如何培養感恩心態」或「如何應對壓力」),組織成員分享個人經驗與感受,促進彼此之間的支持與啟發。
-
實踐活動
設計與主題相關的實踐活動,例如:
- 撰寫感恩日記;
- 進行優勢識別練習;
- 正念冥想體驗;
- 制定個人幸福行動計畫。
-
案例分析
通過分析真實案例或影視片段,探討如何在生活中套用正向心理學的原則。
-
小組分享與反饋
每期結束時,成員分享自己的收穫與感悟,並提供反饋以最佳化後續活動。
五、時間安排
- 活動頻率:每周一次,每次1.5-2小時;
- 活動周期:共8期,持續2個月;
- 活動時間:根據成員時間安排,選擇周末或晚間時段。
六、資源需求
- 場地:安靜、舒適的會議室或線上平台(如Zoom);
- 材料:正向心理學相關書籍、文章、視頻等;
- 工具:投影儀、白板、筆記本等;
- 專業支持:邀請心理學專家或心理諮詢師進行指導。
七、預期成果
- 成員能夠掌握正向心理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
- 成員的幸福感與心理韌性顯著提升;
- 成員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與行為習慣;
- 小組成員之間建立支持性關係,形成長期的互助網路。
八、評估與反饋
- 成員反饋表:每期活動結束後,收集成員的反饋與建議;
- 幸福感測評:在活動開始與結束時,使用標準化問卷(如《幸福感量表》)評估成員的變化;
- 總結報告:活動結束後,撰寫總結報告,分析活動成效並提出改進建議。
九、預算
- 場地租賃費用(如有);
- 材料印刷費用;
- 專家講座費用;
- 其他雜項費用。
十、風險與應對
- 成員參與度低:通過前期宣傳與招募,確保成員的興趣與需求匹配;
- 活動效果不佳:根據成員反饋及時調整活動內容與形式;
- 資源不足:尋求合作夥伴或贊助,降低活動成本。
十一、結語
本小組計畫旨在通過正向心理學的理論與方法,幫助成員提升幸福感與心理韌性,培養積極的生活態度。通過理論學習、互動討論與實踐活動的結合,成員將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套用所學知識,逐步實現自我成長與幸福生活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