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專注於研究人類的正向特質、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這一領域旨在探索如何幫助個體和社群實現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而不僅僅關注心理疾病的治療。正向心理學的發展可以追溯到20世紀末,主要推動者是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
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心理學主要關注心理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如抑鬱症、焦慮症等。雖然這些研究對改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義,但它們忽略了對人類幸福、優勢和潛能的探討。1998年,塞利格曼在美國心理學會(APA)的年度會議上提出,心理學應該更加關注如何幫助人們實現幸福和滿足感,而不僅僅是解決心理問題。這一觀點成為正向心理學的起點。
正向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被廣泛套用於教育、職場、臨床心理學和社區發展等領域。例如:
隨著研究的深入,正向心理學正在與其他學科(如神經科學、社會學和經濟學)融合,進一步探索人類幸福的科學基礎。同時,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正向心理學也在關注不同文化背景下幸福感的差異和共性。
總之,正向心理學通過科學的方法研究人類的幸福和優勢,為個人和社會的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