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吞雲夢澤」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與韓荊州書》,原句為:「君侯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眉吐氣,激昂青雲耶?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於此耶!豈不以有周公之風,躬吐握之事,使海內豪俊奔走而歸之,一登龍門,則聲譽十倍,所以龍盤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於君侯。願君侯不以富貴而驕之,寒賤而忽之,則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穎脫而出,即其人焉。白,隴西布衣,流落楚、漢。十五好劍術,遍乾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王公大人,許與氣義。此疇曩心跡,安敢不盡於君侯哉!君侯製作侔神明,德行動天地,筆參造化,學究天人。幸願開張心顏,不以長揖見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縱之以清談,請日試萬言,倚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權衡,一經品題,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眉吐氣,激昂青雲耶?」
「氣吞雲夢澤」形容氣勢宏大,能夠包容廣闊的雲夢澤。雲夢澤是古代中國南方的一個大湖,範圍廣闊,李白用此比喻表達自己胸懷大志、氣概非凡的豪情。這句話體現了李白自信、豪放的性格,以及他對人生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