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教案
教學目標:
- 理解詞作內容,體會作者蘇軾在夢境中對亡妻王弗的深切思念。
- 分析詞中虛實結合的寫作手法,感受其藝術感染力。
- 體會蘇軾在詞中表達的複雜情感,包括對亡妻的懷念、對人生的感慨以及內心的孤獨。
教學重點:
- 理解詞作的情感內涵,分析蘇軾對亡妻的深情。
- 掌握虛實結合的藝術手法及其在詞中的運用。
教學難點:
- 體會蘇軾在夢境與現實之間交織的情感變化。
- 理解詞作中「十年生死兩茫茫」所蘊含的深刻人生哲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 介紹蘇軾的生平及其文學成就,尤其是他在詞作上的貢獻。
- 簡要介紹《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的創作背景:蘇軾在夢中與亡妻王弗相見,醒來後寫下這首詞,表達對亡妻的深切懷念。
二、整體感知
- 教師範讀或播放錄音,學生初步感受詞作的情感基調。
- 學生自由朗讀,注意節奏和情感的表達。
三、詞作分析
-
上闋分析:
-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提問:如何理解「十年生死兩茫茫」?
明確:蘇軾與亡妻分別十年,生死相隔,情感依舊難以割捨。
-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提問:這句話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明確:孤獨與淒涼,亡妻的墳墓遠在千里之外,蘇軾無法與之傾訴心中的思念。
-
下闋分析:
-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提問:夢境中的場景是怎樣的?
明確:蘇軾夢到亡妻在家中梳妝,場景溫馨而真實。
-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提問:為什麼「相顧無言」?
明確:千言萬語化作淚水,情感深摯而難以言表。
-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提問:結尾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明確:蘇軾預感到自己每年都會在明月夜思念亡妻,情感深沉而綿長。
四、藝術手法分析
- 虛實結合:
提問:詞中哪些是實寫,哪些是虛寫?
明確:上闋寫現實中的孤獨與淒涼,下闋寫夢境中的溫馨與重逢,虛實結合,增強了情感的表達。
- 情感表達:
提問:詞中表達了哪些情感?
明確:對亡妻的思念、對人生的感慨、內心的孤獨與淒涼。
五、拓展討論
- 提問:蘇軾的這首詞與一般的悼亡詩有何不同?
明確:蘇軾通過夢境與現實交織的手法,將個人情感與人生哲理結合,使詞作更具深度和感染力。
- 提問:結合蘇軾的生平,談談這首詞在蘇軾文學創作中的地位。
明確:這首詞是蘇軾悼亡詞的代表作之一,展現了他在情感表達上的細膩與深刻。
六、作業布置
- 背誦《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 寫一篇短文,談談你對蘇軾這首詞的理解和感受。
板書設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軾
上闋:現實中的淒涼與孤獨
下闋:夢境中的溫馨與重逢
虛實結合,情感深沉
教學反思:
- 學生是否能夠理解蘇軾在詞中表達的複雜情感?
- 虛實結合的藝術手法是否講解透徹?
- 如何引導學生更深入地體會詞作的情感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