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門疫情期間,居民可能會出現多種心理不良症狀,這些症狀與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隔離措施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有關。以下是常見的心理不良症狀:
焦慮
許多人對疫情發展、自身健康及經濟狀況感到擔憂,可能出現過度緊張、恐懼或不安。
抑鬱
長期隔離、社交活動減少及生活壓力增加,可能導致情緒低落、失去興趣或動力。
孤獨感
社交距離措施限制了人際互動,尤其是獨居者或與家人分開的人,容易感到孤獨。
失眠
疫情帶來的壓力和焦慮可能影響睡眠質量,導致入睡困難、易醒或早醒。
易怒與情緒波動
壓力可能使人變得易怒或情緒不穩定,容易與家人或他人發生衝突。
強迫行為
部分人可能因過度擔心感染而反覆清潔或檢查健康狀況,甚至發展成強迫症。
注意力不集中
焦慮和壓力可能影響專注力,導致工作或學習效率下降。
身體症狀
心理壓力可能引發頭痛、胃痛、胸悶等身體不適。
對未來失去希望
長期疫情可能讓人對未來感到無望,甚至出現悲觀或絕望的情緒。
過度依賴網絡
為緩解孤獨,部分人可能過度使用社交媒體或網絡,影響正常生活。
澳門政府和相關機構提供了心理支援服務,如熱線諮詢和線上輔導,幫助居民應對這些心理挑戰。若症狀持續或加重,建議尋求專業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