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骨算命法是一種源自中國古代的命理學說,通過將人的出生年、月、日、時分別對應一定的「骨重」,再將四者的重量相加,得到總骨重,進而推算一個人的命運和性格。以下是傳統的稱骨算命法計算表:
1. 年份骨重表
年份 |
骨重(兩) |
甲子 |
1.2 |
乙丑 |
0.9 |
丙寅 |
0.8 |
丁卯 |
1.5 |
戊辰 |
1.4 |
己巳 |
0.7 |
庚午 |
0.8 |
辛未 |
0.6 |
壬申 |
0.8 |
癸酉 |
0.9 |
甲戌 |
1.5 |
乙亥 |
0.9 |
丙子 |
1.6 |
丁丑 |
0.8 |
戊寅 |
0.8 |
己卯 |
1.9 |
庚辰 |
1.2 |
辛巳 |
0.7 |
壬午 |
0.8 |
癸未 |
0.7 |
甲申 |
0.5 |
乙酉 |
1.4 |
丙戌 |
1.4 |
丁亥 |
0.6 |
戊子 |
1.5 |
己丑 |
0.7 |
庚寅 |
0.9 |
辛卯 |
1.2 |
壬辰 |
1.0 |
癸巳 |
0.7 |
甲午 |
1.3 |
乙未 |
0.5 |
丙申 |
0.6 |
丁酉 |
1.4 |
戊戌 |
1.0 |
己亥 |
0.6 |
庚子 |
0.7 |
辛丑 |
0.7 |
壬寅 |
0.9 |
癸卯 |
1.2 |
甲辰 |
0.8 |
乙巳 |
0.7 |
丙午 |
1.3 |
丁未 |
0.5 |
戊申 |
0.6 |
己酉 |
1.4 |
庚戌 |
1.0 |
辛亥 |
0.6 |
壬子 |
0.8 |
癸丑 |
0.7 |
甲寅 |
0.9 |
乙卯 |
1.2 |
丙辰 |
1.0 |
丁巳 |
0.7 |
戊午 |
1.3 |
己未 |
0.5 |
庚申 |
0.6 |
辛酉 |
1.4 |
壬戌 |
1.0 |
癸亥 |
0.6 |
2. 月份骨重表
月份 |
骨重(兩) |
正月 |
0.6 |
二月 |
0.7 |
三月 |
1.8 |
四月 |
0.9 |
五月 |
0.5 |
六月 |
1.6 |
七月 |
0.9 |
八月 |
1.5 |
九月 |
1.8 |
十月 |
0.8 |
十一月 |
0.9 |
十二月 |
0.5 |
3. 日期骨重表
日期 |
骨重(兩) |
初一 |
0.5 |
初二 |
1.0 |
初三 |
0.8 |
初四 |
1.5 |
初五 |
1.6 |
初六 |
1.5 |
初七 |
0.8 |
初八 |
1.6 |
初九 |
0.8 |
初十 |
1.6 |
十一 |
0.9 |
十二 |
1.7 |
十三 |
0.8 |
十四 |
1.7 |
十五 |
1.0 |
十六 |
0.8 |
十七 |
0.9 |
十八 |
1.8 |
十九 |
0.5 |
二十 |
1.5 |
廿一 |
1.0 |
廿二 |
0.9 |
廿三 |
0.8 |
廿四 |
0.9 |
廿五 |
1.5 |
廿六 |
1.8 |
廿七 |
0.7 |
廿八 |
0.8 |
廿九 |
1.6 |
三十 |
0.6 |
4. 時辰骨重表
時辰 |
骨重(兩) |
子時 |
1.6 |
丑時 |
0.6 |
寅時 |
0.7 |
卯時 |
1.0 |
辰時 |
0.9 |
巳時 |
1.6 |
午時 |
1.0 |
未時 |
0.8 |
申時 |
0.8 |
酉時 |
0.9 |
戌時 |
0.6 |
亥時 |
0.6 |
計算方法:
- 根據出生年份、月份、日期和時辰,分別查找對應的骨重。
- 將四者的骨重相加,得到總骨重。
- 根據總骨重查閱對應的命運解析(通常有對應的命理書或口訣)。
示例:
假設某人出生於甲子年、正月、初一、子時,則:
- 年份骨重:1.2 兩
- 月份骨重:0.6 兩
- 日期骨重:0.5 兩
- 時辰骨重:1.6 兩
總骨重 = 1.2 + 0.6 + 0.5 + 1.6 = 3.9 兩
根據總骨重,可以查閱對應的命運解析。
稱骨算命法僅供參考,實際命運還需結合個人努力和環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