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骨算命,又稱骨重算命或骨相算命,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命理測算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過計算一個人的「骨重」來推測其一生的命運、性格、福禍等。這種方法源自唐代袁天罡的《稱骨歌》,是中華傳統文化中命理學的一部分。
稱骨算命以人的出生年、月、日、時為基礎,分別對應不同的「骨重」數值。將這些數值相加,得到總骨重,再根據總骨重對應的命理解釋來推測命運。骨重的範圍通常為2.1兩到7.2兩,不同骨重對應不同的命運解讀。
將年、月、日、時的骨重相加,得到總骨重。
總骨重不同,對應的命運解讀也不同。例如:
稱骨算命雖然是一種傳統文化,但其科學性並未得到現代學術的認可。它更多是古人對命運的一種探索和表達方式,帶有一定的文化價值和娛樂性質。在實際生活中,不應過分依賴算命結果,而應注重自身的努力和選擇。
稱骨算命是一種古老的命理測算方法,通過計算骨重來推測命運。它體現了古人對命運的思考,但現代人應以理性和科學的態度對待,將其視為一種文化遺產而非絕對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