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仲山,原名章甫,字仲山,是清代著名的風水學家,活躍於乾隆、嘉慶年間。他是江西臨川人,以其精湛的風水技藝和深厚的學術造詣聞名於世。章仲山在風水學領域有著重要貢獻,尤其擅長形法派風水,注重山川形勢與地理環境的結合,強調「龍、穴、砂、水」的配合。
章仲山的風水理論以《地理五訣》為基礎,結合實踐經驗,形成了獨特的風水體系。他的著作《地理啖蔗錄》是風水學中的重要典籍,系統闡述了風水的基本原理和實踐方法,對後世風水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章仲山的風水思想注重實用性與科學性,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他認為,風水不僅是選擇吉地的技術,更是一種對自然規律的深刻理解與尊重。他的理論在民間廣為流傳,尤其在江南地區,許多建築布局和墓地選址都受到其風水思想的影響。
總的來說,章仲山作為清代風水學的代表人物,其理論與實踐為中國傳統風水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至今仍被風水研究者廣泛學習和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