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期兒童心理發展的特徵主要體現在認知、情感、社會性和道德發展四個方面。
認知發展: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童年期兒童(約6-12歲)處於具體運算階段。這一階段的兒童能夠進行邏輯思維,但仍依賴於具體事物和情境。他們能夠理解守恆概念、分類和排序,但抽象思維能力尚未完全成熟。
情感發展:童年期兒童的情感逐漸穩定,他們開始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表達自己的情感。這一階段的兒童也學會了情感調節,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
社會性發展:童年期兒童的社會性發展主要體現在同伴關係的建立和維持上。他們開始形成較為穩定的友誼,並在同伴群體中尋找歸屬感。此外,他們也開始理解並遵守社會規則和角色期望。
道德發展:根據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童年期兒童主要處於前習俗水平和習俗水平的過渡階段。他們開始理解規則和法律的重要性,並能夠根據社會期望來判斷行為的對錯。
總體而言,童年期兒童的心理發展是一個逐步成熟和複雜化的過程,涉及認知、情感、社會性和道德等多個方面的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