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的「秋窗風雨夕」是林黛玉所作的一首詩,出自第四十五回。這首詩以秋風秋雨為背景,描繪了林黛玉內心的孤獨與哀愁,表達了她對命運的無奈與對人生的感慨。
詩的全文如下:
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
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淒涼!
助秋風雨來何速?驚破秋窗秋夢綠。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淚燭。
淚燭搖搖爇短檠,牽愁照恨動離情。
誰家秋院無風入?何處秋窗無雨聲?
羅衾不耐秋風力,殘漏聲催秋雨急。
連宵脈脈復颼颼,燈前似伴離人泣。
寒煙小院轉蕭條,疏竹虛窗時滴瀝。
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濕。
這首詩以秋景為背景,通過對秋風、秋雨、秋燈等意象的描寫,深刻表現了林黛玉內心的孤寂與悲涼。詩中反復出現「秋」字,營造出一種淒冷的氛圍,暗示了她對自身命運的無奈與對未來的迷茫。林黛玉將自己的情感與自然景象融為一體,展現了她敏感多思的性格特點。
「秋窗風雨夕」不僅是林黛玉個人情感的抒發,也反映了《紅樓夢》全書的悲劇基調。這首詩成為林黛玉形象的經典寫照,也為後世讀者所傳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