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籃球協會(USA Basketball)在1994年組建夢二隊時,沒有選擇夢一隊的成員參加,主要是基於以下幾個原因:
年齡與狀態:夢一隊的成員在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上已經展現了巔峰狀態,但到了1994年,部分球員的年齡和競技狀態可能有所下滑。為了確保球隊的競爭力,美國籃協更傾向於選擇當時處於巔峰狀態的球員。
NBA賽季衝突:1994年的夢二隊是為了參加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的世界籃球錦標賽(FIBA World Championship),而這一賽事的時間與NBA賽季有所衝突。夢一隊的許多成員當時仍在NBA球隊中效力,可能無法抽出時間參加國際比賽。
培養新星:美國籃協希望通過夢二隊培養新一代的籃球明星,為未來的國際賽事儲備人才。因此,他們選擇了當時NBA中嶄露頭角的年輕球員,如沙奎爾·奧尼爾(Shaquille O'Neal)、阿朗佐·莫寧(Alonzo Mourning)和雷吉·米勒(Reggie Miller)等。
避免重複:夢一隊在1992年的表現已經達到了極高的水準,美國籃協可能希望避免重複使用同一批球員,以保持國際籃球賽事的新鮮感和競爭性。
球員個人選擇:部分夢一隊的成員可能出於個人原因,如傷病、家庭因素或對國際比賽的興趣減少,選擇不參加夢二隊。
綜上所述,美國籃協在組建夢二隊時,綜合考慮了球員的年齡、狀態、NBA賽季的安排、培養新星的需要以及球員的個人選擇,最終決定不將夢一隊的成員納入夢二隊。這一決策也反映了美國籃協在保持國家隊競爭力與培養新一代球員之間的平衡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