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克森(Erik H. 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將人的一生分為八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其特定的心理社會危機。老年期是第八個階段,稱為「自我整合 vs. 絕望」(Integrity vs. Despair),通常發生在65歲以後。
在這個階段,個體回顧自己的一生,評估過去的成就與失敗。如果個體能夠對自己的人生感到滿意,認為自己過得有意義且充實,他們會達到「自我整合」的狀態。這種狀態表現為對生命的接受與滿足,並能夠坦然面對死亡。相反,如果個體對自己的人生感到遺憾、後悔或未完成,則可能陷入「絕望」的情緒,感到生命虛度,並對死亡產生恐懼。
老年期是人生最後的階段,個體需要通過回顧與反思來達到心理上的平衡。自我整合是這一階段的理想目標,它使個體能夠以平和的心態面對生命的終結,並為後代留下積極的影響。相反,絕望則可能導致心理困擾與負面情緒。因此,社會、家庭以及個體自身的努力都對這一階段的心理健康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