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政府為建構更完整的心理衛生服務資源,採取以下措施:
整合資源與跨部門合作:
苗栗縣政府結合衛生局、社會處、教育處等單位,推動跨部門合作,整合醫療、社福及教育資源,確保心理衛生服務的全面性與連貫性。例如,衛生局提供專業心理諮商,社會處負責弱勢族群的心理支持,教育處則專注於學生心理健康。
增設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在縣內各鄉鎮設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提供在地化服務,方便民眾就近尋求協助。這些中心提供心理諮商、壓力管理、情緒支持等服務,並定期舉辦心理健康講座與活動,提升民眾對心理健康的認知。
推動心理健康教育:
苗栗縣政府積極推動心理健康教育,透過學校、社區及職場宣導,提升民眾對心理疾病的認識與接納度,並鼓勵有需要者主動尋求協助。例如,在學校開設心理健康課程,培養學生的情緒管理能力。
強化專業人才培訓:
加強心理衛生專業人員的培訓,提升其服務品質與能力。苗栗縣政府與大專院校及專業機構合作,提供在職進修與實務訓練,確保服務人員具備應對多元需求的能力。
建立危機介入機制:
針對突發心理危機,苗栗縣政府建立快速介入機制,包括24小時心理支持專線及危機處理團隊,及時提供協助,防止悲劇發生。
推動數位化服務:
結合科技,提供線上心理諮商與心理健康評估工具,讓民眾能透過網路獲得即時協助,提升服務的可及性與便利性。
關懷弱勢族群:
針對老人、兒童、身心障礙者等弱勢族群,苗栗縣政府提供專屬心理支持計畫,包括居家訪視、團體輔導等,確保他們的心理需求得到滿足。
透過以上措施,苗栗縣政府致力於建構更完善的心理衛生服務網絡,提升縣民的心理健康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