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虺蛇入夢》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的一個典故,出自《左傳·宣公十五年》。故事講述了春秋時期,晉國大夫荀息夢見一條大蛇(虺蛇)纏繞在他身上,醒來後感到十分不安。他請教占卜師,占卜師解釋說這個夢預示著荀息將有大禍臨頭。果然,不久後荀息因政治鬥爭被晉國國君處死。
這個故事常被用來比喻不祥之兆或災難的預兆。虺蛇在古代文化中象徵著陰險、毒辣和危險,夢見虺蛇往往被視為不吉利的象徵。因此,「虺蛇入夢」也成為了一個成語,用來形容災難或厄運即將降臨的徵兆。
從文學角度來看,這個典故反映了古人對夢境的重視和對命運的敬畏。同時,它也揭示了古代社會中政治鬥爭的殘酷性和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