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了凡(1533年-1606年),原名袁黃,字坤儀,號了凡,是明朝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和命理學家。他出生於浙江紹興,是明朝中期的知名人物。袁了凡最為人所知的是他的著作《了凡四訓》,這是一部關於修身養性、改過遷善的書籍,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袁了凡在年輕時曾遇到一位算命先生,這位算命先生給他算了一卦,預言他的一生將會如何發展。算命先生告訴他,他將考中舉人,但不會中進士,壽命也只有五十三歲,並且不會有兒子。袁了凡起初對這些預言深信不疑,認為命運已經註定,無法改變。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袁了凡開始反思這種宿命論的觀點。他認為人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而不是完全受制於天命。於是,他開始努力修身養性,行善積德,試圖改變自己的命運。最終,袁了凡不僅考中了進士,還活到了七十四歲,並且有了兒子。
袁了凡的經歷使他成為了一個堅定的「改命論」者,他在《了凡四訓》中詳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認為人的命運並非完全由天註定,而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行為來改變。他的思想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在命理學和修身養性方面。
袁了凡的故事不僅是一個關於命運和努力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自我反省和道德提升的故事。他的經歷和思想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