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謬誤心理學是研究人類在思考、判斷和決策過程中出現的系統性錯誤的學問。這些謬誤通常是由於大腦為了節省資源而採取的捷徑(即啟發法)所導致的,雖然這些捷徑在大多數情況下能幫助我們快速做出判斷,但有時也會導致錯誤的結論。
認知謬誤可以分為多種類型,以下是一些常見的例子:
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人們傾向於尋找、解釋和記住那些符合自己已有信念的信息,而忽視或貶低那些與之相矛盾的信息。
可得性啟發法(Availability Heuristic):人們傾向於根據容易想起的例子來評估事件的可能性。例如,如果某個人最近聽到很多關於飛機失事的新聞,他可能會高估飛行事故的發生率。
代表性啟發法(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人們傾向於根據某事物與某個原型的相似度來判斷其歸屬類別,而忽視了基礎比率信息。例如,當描述一個人時,如果這個描述與某個職業的刻板印象相符,人們可能會忽視該職業在總人口中的實際比例,而判斷這個人從事該職業。
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在做出估計或判斷時,人們會過度依賴最初獲得的信息(即「錨」),即使這個信息與實際情況無關或不相干。
後見之明偏誤(Hindsight Bias):在事件發生後,人們往往認為自己早已預見了事件的結果,即使實際上他們並沒有預見。
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人們對於損失的感受比對同等大小的收益更為強烈,這導致在決策時過度避免風險。
群體思維(Groupthink):在群體決策過程中,成員為了達成一致而忽略了批判性思考,導致決策質量下降。
了解這些認知謬誤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的思維模式,並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做出更合理的判斷和決策。通過訓練和反思,我們可以減少這些謬誤對我們的影響,提高思考的準確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