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心理學是研究人類道德判斷、道德行為及其心理機制的學科。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道德心理學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供學習和參考。
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中,哪一階段的特點是「以社會規範為導向,遵守規則以維持社會秩序」?
A. 前習俗水平
B. 習俗水平
C. 後習俗水平
D. 超習俗水平
答案:B
根據海德特的道德基礎理論,以下哪一項不屬於道德基礎的六大維度?
A. 關懷/傷害
B. 公平/欺騙
C. 忠誠/背叛
D. 成功/失敗
答案:D
在道德困境中,以下哪種情況更可能引發「道德失聲」現象?
A. 明確的道德規範
B. 模糊的道德情境
C. 強烈的社會壓力
D. 個人利益與道德衝突
答案:B
「電車難題」主要用來研究什麼?
A. 道德情感
B. 道德推理
C. 道德行為
D. 道德直覺
答案:B
簡述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
答案:
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將道德發展分為三個水平,每個水平包含兩個階段:
什麼是道德直覺?它在道德判斷中的作用是什麼?
答案:
道德直覺是指個體在面對道德情境時,迅速、自動產生的道德判斷或情感反應。它通常不依賴於深思熟慮的推理,而是基於情感、經驗和文化背景。在道德判斷中,道德直覺往往是第一反應,隨後可能會通過理性推理進行調整或修正。
海德特的道德基礎理論提出了哪些道德維度?
答案:
海德特的道德基礎理論提出了六大道德維度:
試述道德心理學中「電車難題」與「天橋難題」的區別及其意義。
答案:
「電車難題」與「天橋難題」是經典的道德困境實驗,用於研究道德判斷中的理性與情感衝突。
兩者的區別在於:
這兩個難題的意義在於揭示了道德判斷中理性與情感的衝突,以及人們在不同情境下對傷害的接受程度。
如何理解道德心理學的跨文化差異?
答案:
道德心理學的跨文化差異主要體現在道德價值觀、道德判斷標準以及道德情感的表達方式上。例如:
以上題目及答案僅供參考,具體內容可根據實際學習需求進行調整和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