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是一種認知偏差,指能力較低的人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而能力較高的人則可能低估自己的能力。這種效應由心理學家大衛·鄧寧(David Dunning)和賈斯汀·克魯格(Justin Kruger)在1999年提出。
他律(Heteronomy)是心理學中的一個概念,指個體在行為決策中受到外部因素(如社會規範、權威或他人期望)的影響,而非完全基於自身的理性或自主判斷。他律與自律(Autonomy)相對,自律強調個體能夠獨立思考和做出決策。
將鄧寧-克魯格效應與他律結合來看,可以理解為,能力較低的人可能因為缺乏自我認知而過度依賴外部評價或權威意見,從而表現出他律行為。他們可能無法準確評估自己的能力和知識水平,因此更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而能力較高的人則可能因為對自己有更清晰的認知,能夠更好地自主決策,表現出更強的自律性。
這種結合分析有助於理解個體在認知和行為上的差異,尤其是在面對複雜任務或決策時,個體如何平衡外部影響與自我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