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生夢死」這一成語源自宋代朱熹的《朱子語類》。原文中描述了一種消極的生活態度,即「雖高才明智,膠於見聞,醉生夢死,不自覺也。」這裡的「醉生夢死」形象地描繪了人們沉迷於享樂、放縱的生活狀態,如同醉酒和夢境中一般,失去了對現實的清醒認識和自我控制。
這個成語常用來批評那些不思進取、沉溺於享樂的人,提醒人們要珍惜時間,積極面對生活,不應在無謂的放縱中虛度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