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心理學》讀書筆記
-
基本概念
金融心理學是研究投資者心理與金融市場行為之間關係的學科,主要探討情緒、認知偏差等心理因素對投資決策的影響。
-
主要理論
2.1 前景理論
- 人們更關注損失而非收益
- 風險偏好隨情境變化
- 參考點影響決策
2.2 行為金融學
- 市場並非完全理性
- 投資者存在系統性偏差
- 心理因素影響資產定價
- 常見認知偏差
3.1 過度自信
3.2 損失厭惡
- 對損失的敏感度高於收益
- 持有虧損股票時間過長
- 過早賣出盈利股票
3.3 確認偏誤
- 群體心理效應
4.1 羊群效應
4.2 錨定效應
- 情緒影響
5.1 貪婪與恐懼
5.2 過度反應
- 實踐套用
6.1 風險管理
6.2 投資策略
- 總結
金融心理學揭示了投資者行為背後的心理機制,有助於理解市場現象,制定更理性的投資策略。通過認識和控制心理偏差,可以提高投資決策質量,降低風險。
(註:以上內容為《金融心理學》相關概念的整理總結,具體內容可能因不同著作而有所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