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夢》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的一篇著名散文,出自唐代文學家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李白在這篇文章中描述了自己在夢中遊歷天姥山的奇幻經歷,展現了他對自由、超脫世俗的嚮往和對理想世界的追求。
文章開篇,李白寫道:「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他通過描繪瀛洲和天姥山的神秘與遙遠,表達了對仙境的嚮往。接著,李白在夢中仿佛置身於天姥山,看到了奇異的景象:「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這些誇張的描寫不僅展現了天姥山的雄偉壯麗,也體現了李白超凡脫俗的想像力。
在夢中,李白與仙人相遇,感受到了超然物外的境界:「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這段文字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表現了李白對自由與理想的追求。然而,夢醒之後,李白意識到這一切只是虛幻的夢境,現實中的他依然無法擺脫世俗的束縛:「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文章最後,李白表達了對現實的無奈和對理想的執著:「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長庚夢》不僅是一篇描寫夢境的散文,更是李白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他通過夢境與現實的對比,表達了對自由、理想和超脫世俗的渴望,同時也揭示了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巨大差距。這篇文章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內涵,成為中國古代文學中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