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記憶心理學是研究群體如何共同記憶、回憶和遺忘歷史事件、文化現象和社會經驗的學科。它探討了集體記憶如何形成、維持和改變,以及這些記憶如何影響群體的身份認同、行為和社會結構。
集體記憶的概念最早由法國社會學家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提出。他認為,個體的記憶並非孤立存在,而是通過社會框架和群體互動得以構建和維持。集體記憶通常通過故事、儀式、紀念碑、紀念日和媒體等方式傳播和保存。
集體記憶心理學的研究內容包括:
集體記憶心理學在歷史學、社會學、文化研究和政治學等領域有廣泛的套用。例如,研究二戰、大屠殺或殖民歷史如何在不同國家和文化中被記憶和再現,可以幫助理解當代社會的政治衝突和文化認同問題。
總之,集體記憶心理學揭示了記憶不僅是個人心理活動的一部分,更是社會和文化建構的產物,深刻影響著群體的過去、現在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