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性性格,又稱雙性化性格,是指個體同時具備傳統上被認為是男性化和女性化的性格特質。這一概念由心理學家桑德拉·貝姆(Sandra Bem)在1970年代提出,她認為傳統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限制了人們的行為和性格發展,而雙性化性格則打破了這種二元對立的性別角色框架。
雙性化性格的個體通常表現出以下特點:
貝姆通過「貝姆性別角色量表」(BSRI)來測量個體的性別角色傾向,將人們分為四種類型:男性化、女性化、雙性化和未分化。雙性化性格的個體在量表中同時表現出高水平的男性化和女性化特質。
雙性化性格的研究對性別平等和個體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它挑戰了傳統的性別角色觀念,鼓勵人們超越性別刻板印象,發展更全面和多樣化的性格特質。這種性格模式在現代社會中尤為重要,因為它有助於個體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更好地適應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