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渙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第五十九卦,由下坎(水)上巽(風)組成,象徵著風行水上,水波四散,故名「渙」。渙卦的主題是「渙散」與「凝聚」,揭示了事物在分散與整合之間的變化規律。
渙卦的上卦為巽(風),下卦為坎(水)。風行水上,水波蕩漾,象徵著事物的流動與變化。風無形卻能推動水的流動,水無常卻能隨風而動,這表明事物在變化中需要靈活應對,同時也暗示了渙散與凝聚的雙重特性。
渙卦的卦辭為:「渙,亨。王假有廟,利涉大川,利貞。」
初六:用拯馬壯,吉
初六爻象徵在渙散初期,若能藉助外力(如強壯的馬),則能化險為夷,獲得吉祥。
九二:渙奔其機,悔亡
九二爻表示在渙散的過程中,若能抓住關鍵時機,則不會有悔恨。
六三:渙其躬,無悔
六三爻象徵渙散波及自身,但只要保持正直,便不會有悔恨。
六四:渙其群,元吉。渙有丘,匪夷所思
六四爻表示渙散影響到群體,但若能凝聚力量,則會獲得大吉。渙散中也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轉機。
九五:渙汗其大號,渙王居,無咎
九五爻象徵君王在渙散中發出號召,凝聚人心,居於正位,則無災禍。
上九:渙其血,去逖出,無咎
上九爻表示渙散到極致,若能遠離危險,則不會有災禍。
總之,渙卦通過風行水上的意象,揭示了在變化與渙散中尋找凝聚與穩定的智慧,提醒我們在動盪中保持冷靜與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