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的鼻祖被認為是郭璞(276年-324年),他是中國東晉時期著名的文學家、風水學家和道教學者。郭璞在風水學上的貢獻主要體現在他的著作《葬書》中,這本書被認為是風水學的奠基之作,對後世的風水理論和實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郭璞的風水理論主要強調「氣」的概念,認為地理環境中的「氣」對人的生活和命運有著重要的影響。他提出了「藏風聚氣」的理論,即通過選擇合適的地理位置和建築布局,可以聚集和保持好的「氣」,從而帶來好運和福祉。
郭璞的風水理論不僅影響了中國的建築和城市規劃,還對東亞其他國家的文化和建築風格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雖然現代科學對風水學的有效性持懷疑態度,但在中國和東亞地區,風水仍然是一種廣泛流行和重視的文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