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熊入夢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典故,源自《史記·齊太公世家》。這個故事講述了周文王姬昌在夢中見到一隻飛熊,後來這隻飛熊成為了他得到賢臣姜子牙(呂尚)的預兆。
周文王姬昌是周朝的開國君主,他在位期間廣納賢才,希望找到能夠輔佐他成就大業的人才。據說,文王曾經做了一個夢,夢中看到一隻飛熊從天而降,飛入他的懷中。這個夢被視為吉兆,預示著他將得到一位賢臣。
後來,文王在渭水邊遇到了正在釣魚的姜子牙。姜子牙雖然年事已高,但才華橫溢,深諳治國之道。文王與他交談後,深感其才,便邀請他輔佐自己。姜子牙後來成為周朝的重要謀臣,幫助文王及其子武王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飛熊入夢」這個典故象徵著君主得到賢臣的預兆,也表達了賢才難得、機遇難尋的含義。後世常用這個典故來形容君主得到賢臣的幸運,或者用來比喻有才能的人終於得到賞識和重用。
這個故事不僅體現了古代中國人對夢境的重視,也反映了對賢才的渴望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