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因效應與近因效應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Solomon Asch)提出的概念,分別指人們在不同情境下對信息的記憶和判斷受到信息呈現順序的影響。
首因效應(Primacy Effect)指的是人們在記憶或判斷時,更容易記住或受到最初接收到的信息的影響。例如,在面試或演講中,開頭部分的內容往往會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影響他們對整體的評價。這種現象通常與記憶的存儲和加工過程有關,早期信息有更多時間被編碼和鞏固。
近因效應(Recency Effect)則是指人們更容易記住最近接收到的信息。例如,在演講或討論的結尾部分,聽眾可能對最後幾句話印象深刻。近因效應通常與短期記憶的運作機制有關,因為最近的信息尚未被其他信息干擾或覆蓋。
這兩種效應在心理學、市場行銷、教育和溝通等領域都有廣泛套用。例如,廣告商可能會在廣告開頭和結尾放置關鍵信息,以利用首因和近因效應增強記憶效果。在教育中,教師可以通過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記住知識點。
洛欽斯的研究揭示了人類認知過程中的重要規律,幫助我們理解信息處理中的偏差和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