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心理學(Marxist psychology)是一種基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心理學分支,強調社會、經濟和文化因素對個體心理發展的影響。它認為個體的心理狀態和行為是由社會結構、階級關係和歷史條件決定的,而非僅僅由生物學或個體內在因素驅動。
馬克思心理學的核心觀點包括:
馬克思心理學在20世紀初期由蘇聯心理學家如列夫·維果茨基(Lev Vygotsky)和阿列克謝·列昂捷夫(Alexei Leontiev)等人發展,他們試圖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心理學研究相結合。維果茨基的社會文化理論(Sociocultural Theory)是馬克思心理學的重要貢獻之一,強調社會互動和文化工具在認知發展中的作用。
儘管馬克思心理學在西方心理學中並未占據主流地位,但其對社會因素和心理發展之間關係的探討,對教育、臨床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等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