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雅曆法,又稱瑪雅曆法,是古代瑪雅文明使用的一套複雜的時間計算系統。它不僅僅是一種日曆,更是一種文化和宗教的象徵。瑪雅曆法主要包括三種不同的曆法系統:太陽曆(Haab')、神聖歷(Tzolk'in)和長計歷(Long Count)。
太陽曆(Haab'):這是一種365天的太陽曆,類似於現代的格里高利曆。它由18個月組成,每個月有20天,再加上一個5天的「無名日」周期。
神聖歷(Tzolk'in):這是一個260天的宗教曆法,由13個數字和20個日名組合而成。這種曆法主要用於宗教和占卜目的。
長計歷(Long Count):這是一種用於記錄長時間跨度的曆法,特別適用於歷史記錄和預言。長計歷以天為單位,通過一系列周期(如Baktun、Katun、Tun、Uinal和Kin)來表示時間。
瑪雅人相信,通過這三種曆法的結合,可以預測未來的事件和個人的命運。占卜師會使用這些曆法來解讀天象、預測天氣、決定農事活動的時間,甚至預測個人的命運和性格。
儘管現代科學並不支持通過曆法來算命或預測未來的有效性,但瑪雅曆法仍然是研究古代文明和其時間觀念的重要工具。它反映了瑪雅人對宇宙和時間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們試圖通過曆法系統來掌握自然規律和人類命運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