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的課程設計旨在培養學生具備心理學專業知識與實務能力。課程涵蓋基礎理論與實務應用,並結合臨床心理學、諮商心理學、工商心理學等領域的專業訓練。以下是高醫心理系課程的主要內容與特色:
1. 基礎心理學課程
- 普通心理學:介紹心理學的基本概念與理論,涵蓋認知、情緒、行為等領域。
- 發展心理學:探討人類從嬰兒到老年的心理發展歷程。
- 社會心理學:研究個體與群體之間的互動與社會行為。
- 認知心理學:分析人類的思考、記憶、學習與問題解決等認知過程。
- 生理心理學:探討大腦與行為之間的關係,了解神經系統對心理功能的影響。
2. 研究方法與統計
- 心理學研究方法:教授實驗設計、調查研究、質性研究等研究方法。
- 心理統計學:學習統計分析技術,應用於心理學研究與數據解讀。
- 心理測驗與評估:介紹心理測驗的編製與應用,以及如何評估個體的心理特質。
3. 臨床與諮商心理學
- 變態心理學:探討心理疾病的成因、診斷與治療。
- 諮商理論與技術:學習不同諮商學派的理論與實務技巧。
- 心理治療與實務:介紹心理治療的技術與應用,並結合實務操作。
- 臨床心理學:深入探討心理疾病的評估與治療,培養臨床心理師的專業能力。
4. 工商與組織心理學
- 組織行為學:研究企業組織中的人際互動、領導與管理議題。
- 人力資源管理:探討人才招募、培訓與績效評估等議題。
- 消費者行為:分析消費者的心理與行為模式,應用於行銷與市場研究。
5. 跨領域整合課程
- 健康心理學:探討心理因素對健康的影響,以及如何促進身心健康的策略。
- 教育心理學:研究學習過程與教育環境對個體心理的影響。
- 社區心理學:關注社區與社會環境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並探討預防與介入策略。
6. 實務與實習課程
- 專業實習:安排學生至醫院、學校、企業等機構進行實習,累積實務經驗。
- 專題研究:鼓勵學生參與研究計畫,培養獨立研究能力。
- 跨領域合作:結合醫學、護理、社工等領域,進行跨學科合作與學習。
7. 選修課程
- 心理學與藝術:探討藝術治療與心理學的結合。
- 正向心理學:研究如何提升個體的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
- 文化心理學:探討文化對心理與行為的影響。
8. 畢業專題與論文
- 學生需完成畢業專題或論文,展現其研究能力與專業知識的應用。
課程特色
- 醫學與心理學結合:高醫心理系特別重視心理學與醫學的結合,提供學生在醫療環境中應用的機會。
- 實務導向:課程設計強調理論與實務並重,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 多元發展:學生可根據興趣選擇臨床、諮商、工商等不同領域的專業課程。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的課程設計兼顧理論與實務,並結合醫學資源,培養學生具備專業知識與實務能力,為未來從事心理學相關工作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