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至正的《清明夢》是一首充滿情感與意象的詩作,透過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夢境與現實的交織,展現了對生命、時間與記憶的深刻思考。詩中運用了「清明」這一節日的象徵意義,既指涉節氣的自然變化,也隱喻心靈的澄澈與覺醒。夢境中的場景與情感流動,呈現出一種模糊卻又真實的狀態,彷彿在提醒讀者,生命中的許多片刻既是虛幻的,卻又深刻影響著我們的存在。
詩中的語言風格簡練而富有張力,透過意象的堆疊與對比,營造出一種既疏離又親密的氛圍。黃至正善於捕捉細微的情感變化,並將其轉化為詩句中的節奏與韻律,使讀者在閱讀時能感受到一種內在的共鳴與震動。《清明夢》不僅是一首關於夢的詩,更是一首關於生命本質的探索,邀請讀者在文字中尋找屬於自己的清明與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