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粱一夢,出自唐代沈既濟的《枕中記》,講述了一個關於人生虛幻與醒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盧生在旅途中遇到道士呂翁,呂翁借給他一個枕頭,盧生枕上後入睡,夢中經歷了一生的榮華富貴,醒來時卻發現一切不過是黃粱米飯煮熟的時間。這個故事後來成為成語,比喻人生如夢,富貴榮華皆是虛幻。
這個故事不僅反映了古代文人對人生無常的感慨,也體現了道家思想中的「物我兩忘」和「超然物外」的哲學觀念。通過盧生的夢境,作者告誡人們不要過分追求世俗的名利,而應該追求內心的平和與超脫。
黃粱一夢的故事流傳至今,不僅在中國文學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在民間廣泛傳播,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提醒著人們珍惜眼前的現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