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血型系統是人類血型分類中的一種,由Karl Landsteiner和Philip Levine於1927年發現。該系統基於紅細胞表面兩種抗原(M抗原和N抗原)的存在與否進行分類。MN血型系統與ABO血型系統和Rh血型系統不同,主要用於遺傳學和法醫學研究。
MN血型系統主要由三種表型組成:
MN血型由位於第4號染色體上的GYPA基因控制。該基因編碼糖蛋白A(Glycophorin A),其變異決定了M抗原和N抗原的表達。MN血型遵循孟德爾遺傳規律:
個體的基因型可以是:
MN血型系統的抗原性較弱,臨床輸血中很少引起嚴重的免疫反應,因此在實際套用中不如ABO和Rh血型系統重要。
總結來說,MN血型系統是一種重要的血型分類方法,主要用於遺傳學和法醫學領域,但在臨床輸血中的套用較為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