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心理學之父是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他於20世紀中期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強調人類的需求從基本的生理需求到自我實現需求的層次結構。馬斯洛的理論對心理學、教育、管理和心理諮詢等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
馬斯洛認為,人類行為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基本的生存需求,還包括對愛、歸屬感、自尊和自我實現的追求。他的研究強調了個體的潛能和積極面,認為每個人都有追求成長和自我實現的傾向。這一觀點與行為主義和心理分析學派不同,更注重人的主觀體驗和自我價值。
馬斯洛的思想為人本心理學奠定了基礎,推動了心理學從病理學導向轉向對健康人格和潛能的關注。他的著作《動機與人格》(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是這一領域的重要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