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是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他對夢的研究在心理學領域具有深遠影響。在他的著作《夢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中,佛洛伊德提出夢是潛意識欲望和壓抑情緒的表達。他認為,夢的內容是經過「夢的工作」(dream work)處理後的結果,包括凝縮(condensation)、置換(displacement)、象徵化(symbolization)和二次修正(secondary revision)等機制。
佛洛伊德將夢分為「顯夢」(manifest dream)和「隱夢」(latent dream)。顯夢是指夢中具體的情節和影像,而隱夢則是潛藏在夢背後的真正意義,通常是與童年經驗、潛意識欲望或未解決的心理衝突相關。他強調,夢的解析可以幫助人們理解內心的深層需求與恐懼,並促進心理治療的進展。
佛洛伊德的夢理論雖然在現代心理學中受到部分質疑,但其對潛意識和夢的探索仍然為後續的心理學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