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是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他對夢的解釋具有深遠的影響。佛洛伊德在其著作《夢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中提出,夢是潛意識欲望和衝突的表現。他認為,夢是「通往潛意識的皇家之路」,通過分析夢的內容,可以揭示個體內心深處被壓抑的願望和情感。
佛洛伊德將夢分為兩個層次:顯夢(manifest content)和隱夢(latent content)。顯夢是指夢中具體的情節和形象,而隱夢則是隱藏在顯夢背後的潛意識欲望和衝突。他認為,夢的顯像內容是對隱夢的偽裝和扭曲,這種偽裝是為了避免直接面對那些可能引發焦慮或不安的潛意識欲望。
佛洛伊德進一步提出,夢的形成涉及多種心理機制,如凝縮(condensation)、置換(displacement)、象徵(symbolization)和二次修正(secondary revision)。這些機制幫助將潛意識的欲望轉化為夢中的具體形象和情節。
總的來說,佛洛伊德認為夢是潛意識欲望的表達,通過分析夢的內容,可以揭示個體內心深處的心理衝突和未滿足的願望。這一理論對後來的心理學和精神分析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