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溶血型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一種革蘭氏陰性的嗜鹽性細菌,廣泛存在於海水和河口環境中。它是引起人類食源性疾病的重要病原體之一,主要通過食用未煮熟或未充分加熱的海鮮(如貝類、蝦、蟹等)感染。副溶血型弧菌感染的症狀通常包括腹瀉、腹痛、噁心、嘔吐和發熱,嚴重時可能導致脫水和敗血症。
副溶血型弧菌的致病性與其產生的熱穩定性直接溶血素(TDH)和熱穩定性相關溶血素(TRH)密切相關。這些毒素能夠破壞腸道上皮細胞,引發炎症反應和腹瀉。此外,副溶血型弧菌還能夠在低溫環境中存活,因此在冷藏或冷凍的海產品中仍可能檢測到該菌。
預防副溶血型弧菌感染的關鍵措施包括:
副溶血型弧菌感染通常為自限性疾病,症狀較輕的患者無需特殊治療即可恢復。但對於嚴重感染或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如喹諾酮類或四環素類藥物。在出現嚴重症狀時,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