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心理學家的主要工作重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學生心理評估
學校心理學家通過標準化測試、觀察和訪談等方式,評估學生的認知能力、情緒狀態、行為表現及社交技能。這些評估有助於識別學生的學習障礙、情緒問題或行為異常,為制定個性化教育計畫(IEP)提供依據。
心理諮詢與干預
為學生提供個體或團體心理諮詢,幫助他們應對焦慮、抑鬱、欺凌、家庭問題等心理困擾。同時,針對有特殊需求的學生,設計並實施行為干預計畫,促進其心理健康發展。
危機干預與支持
在學校發生突發事件(如校園暴力、自殺事件或自然災害)時,學校心理學家提供緊急心理支持,幫助學生和教職工應對危機,減少心理創傷。
與教師和家長合作
與教師和家長密切合作,提供關於學生心理發展的專業建議。幫助教師理解學生的行為動機,改進教學策略;同時為家長提供親職教育指導,促進家校合作。
心理健康教育與預防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幫助學生掌握情緒管理、壓力應對和社交技能。通過預防性干預,減少校園欺凌、暴力行為及心理健康問題的發生。
研究與政策制定
參與學校心理健康相關的研究,分析學生心理問題的趨勢和影響因素,為學校制定心理健康政策和干預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特殊教育支持
為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學生提供支持,協助制定和實施個性化教育計畫,確保這些學生能夠獲得適合其需求的資源和幫助。
通過這些工作,學校心理學家致力於創造一個支持性、包容性的校園環境,幫助學生實現學業成功和心理健康的雙重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