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梅小惠》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的一個典故,出自《世說新語》中的「文學」篇。這個故事講述的是東晉時期的一位文學家王獻之(字子敬)的故事。
王獻之是東晉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同樣以書法聞名於世。據《世說新語》記載,王獻之有一次夢見自己寫了一幅梅花圖,醒來後覺得這個夢非常美好,便將夢中所見畫了下來。這幅畫被稱為「夢梅圖」,後來成為了文人雅士間流傳的佳話。
「小惠」在這裡指的是王獻之夢中所見的梅花圖,因為它來自於夢境,所以被稱為「小惠」,即夢中的恩惠或禮物。這個故事後來被用來比喻文人墨客在夢中得到的靈感或創意,也常用來形容藝術家從夢境中獲得創作素材的情形。
這個典故不僅展現了王獻之的藝術才華,也反映了中國古代文人對於夢境與現實之間關係的哲學思考,以及對藝術創作靈感來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