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第一回是整部小說的開篇,具有重要的鋪墊作用。這一回通過神話與現實交織的敘事手法,為全書奠定了基調,並揭示了小說的主旨和人物命運。
首先,第一回以「甄士隱夢幻識通靈」為引子,講述了女媧補天時剩下的一塊頑石,因未被使用而自怨自艾,後被僧人帶入人間,經歷紅塵的故事。這一神話背景不僅為賈寶玉的「通靈寶玉」埋下伏筆,也暗示了小說中「真」與「假」、「夢」與「幻」的主題。頑石的經曆象征著人生如夢,富貴榮華終將歸於虛無,這與小說中賈府的興衰相呼應。
其次,第一回通過甄士隱的故事,展現了人生無常的主題。甄士隱原本家境殷實,但因女兒英蓮被拐、家中失火等變故,最終家破人亡,看破紅塵而出家。這一情節不僅揭示了命運的不可控,也為後文賈府的衰敗埋下伏筆。甄士隱的遭遇象徵著人生中的「真事隱去」,而賈府的興衰則是「假語存焉」。
此外,第一回還通過「太虛幻境」的描寫,暗示了書中主要人物的命運。警幻仙姑的「金陵十二釵正冊」和「副冊」預示了賈府中女性角色的悲劇結局,體現了作者對封建社會中女性命運的深刻思考。這一設定為後文的情節發展提供了線索,同時也揭示了小說的悲劇色彩。
總的來說,第一回通過神話與現實的雙重敘事,為《紅樓夢》奠定了哲學基礎和情感基調。它既是對人生無常、命運難測的深刻反思,也是對封建社會中人性與命運的批判。這一回的開篇,使讀者在進入賈府繁華世界之前,便已感受到一種深刻的悲劇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