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系統中的Rh因子是指人體紅細胞表面是否存在一種特定的抗原,即Rh抗原。Rh因子是由卡爾·蘭德施泰納和亞歷山大·S·維納在1940年發現的,最初是在恆河猴(Rhesus monkey)的紅細胞中發現的,因此得名。
Rh因子主要有兩種類型:Rh陽性和Rh陰性。如果一個人的紅細胞表面存在Rh抗原,那麼他們的血型就是Rh陽性(Rh+);如果不存在,則是Rh陰性(Rh-)。Rh因子在輸血和妊娠中具有重要意義。
在輸血時,Rh陰性的患者只能接受Rh陰性的血液,而Rh陽性的患者可以接受Rh陽性或Rh陰性的血液。這是因為Rh陰性的個體如果接觸到Rh陽性的血液,可能會產生抗Rh抗體,導致輸血反應。
在妊娠期間,如果母親是Rh陰性而胎兒是Rh陽性,母親可能會對胎兒的Rh陽性紅細胞產生抗體,這種情況稱為Rh不相容。這可能導致新生兒溶血病(HDN),這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可能對胎兒或新生兒造成傷害。為了預防這種情況,Rh陰性的孕婦通常會在妊娠期間和分娩後接受Rh免疫球蛋白注射,以防止產生抗Rh抗體。
Rh因子是遺傳的,由位於第一對染色體上的RHD基因決定。如果一個人從父母那裡繼承了至少一個RHD基因,他們就是Rh陽性;如果兩個基因都是非RHD基因,他們就是Rh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