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粱一夢》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短篇小說,出自唐代傳奇小說集《枕中記》,作者是沈既濟。這個故事通過夢境的形式,揭示了人生虛幻和世事無常的主題。
故事講述了唐代一個名叫盧生的年輕書生,因科舉落第而心情沮喪。一天,他在一家旅店遇到了一位道士呂翁。盧生向呂翁傾訴了自己的失意和對功名利祿的渴望。呂翁聽後,便借給他一個青瓷枕頭,讓他小憩片刻。
盧生枕上枕頭後,很快進入了夢鄉。在夢中,他經歷了榮華富貴的一生:先是娶了美麗的妻子,接著考中進士,仕途順利,官至宰相,家族興旺,子孫滿堂。然而,好景不長,他因政敵陷害而被貶官,最終在夢中老去,臨終前感嘆人生的短暫與虛幻。
就在盧生即將離世之際,他突然從夢中驚醒,發現自己仍在旅店中,呂翁坐在一旁,而店主人煮的黃粱飯還未熟。盧生這才明白,自己所經歷的一切不過是一場夢。呂翁藉此點化他,告訴他人生如夢,功名利祿皆是過眼雲煙,不必過於執著。
《黃粱一夢》通過夢境與現實的對比,揭示了人生的虛幻和無常,表達了道家「人生如夢」的思想。這個故事後來成為中國文化中常用的典故,用來形容人生短暫、世事無常,提醒人們不要過於追求虛幻的名利,而應珍惜當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