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族有哪些傳統節日

瑤族有哪些傳統節日_民俗預測

  瑤族的由來

  瑤族是中國一支古老的少數民族,主要居住在山區。自稱“勉”、“金門”、“布努”、“炳多優”、“黑尤蒙”、“拉珈”等。瑤族有自己的語言,通用漢文。1982年,中央民族大學的專家,以26個拉丁字母形式,設計了(勉語)文字。歷史上,瑤族和苗族有密切的親屬關係,同源於秦漢時的“武陵蠻”部落。

  瑤族人的長壽、美容與醫術均有極高造詣水準,已是世界公認的事實。瑤醫治療癌症、紅斑狼瘡、婦科病、跌打骨折、風濕病及毒蛇咬傷等病的效果,歷來得到廣大患者的公認。瑤族多信奉道教和巫教,少數山區的極少部分瑤民還擅長茅山巫術。

  瑤族的傳統節日

  1.山歌節

  瑤族的民族節日較多,除過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外,還有自己特有的傳統節日,如盤王節、祭春節、達努節、耍歌堂、啪嗄節等。節日裡因為人多,飯一般不用鐵鼎鍋煮,而用木甄蒸,這種飯香氣更濃。每逢節日。瑤族人家還要做粑粑。節日菜餚主要是雞、鴨、魚、豬肉、豆腐、冬粉以及各種蔬菜。有的地方瑤族四月八還要煮烏米飯。在湖南江水縣的瑤族姑娘,每年農曆四月初八過“野餐節”時要吃花蛋,製作花粑粑,吃花糖。姑娘們在吃花蛋、花糖和花粑粑時,小伙子不許偷看,違者還要受罰。

  2.歌堂節

  “耍歌堂”節,又叫“耍望”節,是廣東省連南瑤族自治縣、連山瑤族自治縣瑤族人民的隆重節日“耍歌堂”是瑤語譯音,意為慶豐收。也是青年男女對歌覓友的節日。三五年舉行一次,一般在金秋季節,十月十六日左右,歷時三天、九天不等。

  “耍歌堂”是八排瑤民喜慶豐收,最隆重最大規模的傳統節日。據《廣東新語》載:“歲仲冬十六日,蓋田野功畢也,諸瑤至廟為會,名曰耍歌堂,男女同集跳舞唱歌,同時自由結婚,禮儀甚為簡單”。由此可見,瑤族定在農曆十月十六日舉行的“耍歌堂”是傳播歷史和喜慶一年辛勤勞動獲得豐收的傳統節日。

  耍歌堂可分為大歌堂和小歌堂,大歌堂歷時三天九日,每十年舉行一次,小歌堂歷時一天,三年五載舉行一次。舉行大或小歌堂,由各排民眾商議決定,但時間都定在農曆十月十六日。這一天,也是全瑤族共同的節日--“盤王節”,而連南八排瑤則叫“耍歌堂”。節前在六七月間,各家各戶就開始積蓄糧食、大豆,催肥豬、牛、雞、鴨等。“天長公”、“頭目公”、“先生公”等長輩必須預早聚會,商定歌堂開支款項,然後攤派到各家捐款捐物,用以修繕排里的廟宇,油漆翻新盤古王塑像和各房姓的祖先塑像,購買酒肉、香燭等歌堂用品。

  各家各戶事先告知親戚朋友,邀請他們屆時上排玩耍。同時,宰牛豬、殺雞鴨、磨豆腐、做糍粑、釀米酒,招待四方賓客。如今,隨著生產的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和提高,瑤胞的“耍歌堂”也推陳出新,賦予新的內容。耍歌堂之日,瑤家戶戶早起,清晨先鳴土銃三響,接著銅鑼叮噹,牛角嘟嘟,長鼓梆梆,迎來傳統的節日。

  耍歌堂第一個儀式,是“游神”大典。三聲土銃炮響開道,接著由瑤排一老人,即村上最權威的人,鳴鑼率眾過街串列遊行,老者後面跟著兩名彪形大漢,雙手擎舉一株帶枝帶葉的毛竹(碗口粗大,三丈多長,所謂“幡竹”)。竹枝上吊著玉米包、稻穗、花紙條、彩綢絲帶等。幡竹之後是拾神像隊伍,繼而分別是長鼓隊、銅鑼隊、嗩吶隊、男歌隊、女歌隊、小孩隊以及扛著長矛、大刀、三齒叉、鳥槍等武器的獵隊,浩浩蕩蕩,逶迤而行,鼓樂喧天,載歌載舞,週遊全排的大街小巷。遊行隊伍凡是經過巷口、轉彎處,都有人在那裡發放糍粑餅果,賜酒犒勞。遊行者掛備瑤袋領收這些物品,酒即每人一碗,一飲而盡。此刻,瑤排山寨,人流舞長龍,盛裝顯繽紛。歌舞隊跳著剛健粗獷的長鼓舞,龍騰虎躍,非常壯觀。而“噹噹、嗚嗚、嗡嗡、桌球”的鼓角之聲,此起彼伏,響徹群山,人們沉浸在歡歌漫舞之中。

  游神結束,眾人先分享酒飯佳肴。痛飲一番之後,人們來到“歌堂坪”,進行“謳歌跳舞”。這時,瑤排的姑娘身穿盛裝,頸系銀圈,頭盤用野薏米串成的珠子,跚跚而來,排列在歌坪上方。先由司儀走進歌堂坪中間,引吭高歌,眾人同聲和唱,歌聲震撼群山。隨後,瑤族青年另男子三五成群,頭纏紅布頭巾,高插白雉翎,身穿盛裝,腰掛長鼓,呼哨而來,向著姑娘們跳起粗獷、剛健的長鼓舞,邊舞邊唱。一般先從催請歌唱起,然後唱盤問歌,繼而唱初交歌、深交歌。姑娘們與互相對歌問答,形象生動的比擬,幽默詼諧的玩笑,生動深刻的警句,穿插其中,妙趣橫生。未婚男女傾吐衷腸,藉此機會選擇佳偶,非常熱鬧。

  過州過府是“耍歌堂”的一個中心環節。目的是懷念祖先遷徙到瑤山的漂洋過海的艱苦歷程。他們在歌堂坪上插36枝竹籤,簽上用色紙寫上雍州、道州、荊州等標緻,竹籤每隔兩米插一枝,成方塊形。屆時,由族長、先生公接著銅鈴,念著經書在前面開路,接著長鼓隊、牛角隊、銅鑼隊、男歌隊、女歌隊等排成長龍,圍著竹籤(州府)轉來轉去,每個州府都繞轉九周,好比古代戰爭行軍列陣,場面十分壯觀。

  瑤家有唱不完的歌。當人們唱夠了,唱累了,喝醉了,歌堂便進入追打“三怪”的儀式。所謂“三怪”,即由三人用黑、黃、白三種顏色扮成黑臉公、黃臉公、白臉公,代表妖魔邪惡,每人身掛三斤豬肉在前面跑,後面群而追之。有的舉刀拿斧,有的拿鋤拿捧,呼喊著“殺呀!追呀!打呀!”,搶他們身上的獵肉。這“三怪”不管道路坎坷,拚命衝出密集的人群,往田野山崗逃跑。“追打三怪”的儀式,一直弄到追的逃的都精疲力竭才罷休。爾後,那三斤豬肉就歸扮演者所得。

  “槍殺法真”是耍歌堂最壯觀的一個儀式。傳說法真原是一個民族英雄,為驅逐外來侵略,保護瑤家立過功勞。但是後來變節求榮,充當內奸,把外敵引入瑤山,給瑤民帶來災難,瑤民要槍殺他。另一種傳說認為法真是民族英雄,瑤家凡在耍歌堂時都要紀念他。這種儀式很有特色,由一個英俊威武的男青年裝扮成法真,左手抓公雞,右手執寶劍,挺立站在木梯上,再由數人抬起木梯,在歌堂坪上示威遊行,然後由幾名槍手跟著“向天嗚放鳥槍”。從表演形式來看,反映的內容屬後者,即歌頌法真,以示紀念。

  “耍歌堂”最後的一個儀式是送神,即把祖先塑像送回廟宇里去。當夕陽西下時,集體參加的各種儀式己經結束,人們各自歸家張羅晚餐。晚餐席間,賓主開懷暢飲。有的瑤佬當著六親邊飲邊唱,多是敘述歷史或神話故事。過去的瑤歌曲調壓抑低沉,就是在結婚時唱的戀歌仍有哀怨之情,可見瑤族人民千百年來所受的壓迫之深。

  現在的當地黨政文化部門非常重視排瑤這一傳統節日,連南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曾經有領導、有組織地在本縣大掌、油嶺、軍寮等瑤排舉行過幾次盛況空前的“耍歌堂”,節日盛會並事先邀請省民委、文聯、作協等單位的嘉賓、詩人、藝術家、音樂家、攝影家、報社和電視台記者,光臨觀賞,參加慶祝活動。如今每逢“耍歌堂”盛大節日,瑤族同胞都會張開嘹亮的歌喉,放聲歌唱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以昂揚激越、抒情明快的歌聲讚美瑤家的新生活。

  3.曬衣節

  每年舊曆六月六,廣西桂平縣的盤瑤要隆重地歡慶一年一度的曬衣節。節日的早上,各家各戶的老者指揮年輕人有秩序地把箱子、柜子及衣服、鞋子等搬到房外曬穀坪,攤開在竹墊上或掛在竹竿上,等候烈日曝曬,整個寨子色彩斑斕,成了衣物的“海洋”。曬到三四個小時後再把衣物等放回原處。到了傍晚,全寨人站在曬穀坪上,對著西沉的太陽頻頻招手,表示對太陽的感激和崇敬。“曬衣節”家家戶戶要宰雞殺鴨歡慶,別有情趣。

  4.乾巴節

  乾巴節,是雲南省河口瑤族自治縣瑤山鄉一帶藍靛瑤人(瑤族支系)人民一年一度的節日。每年農曆三月初三舉行。

  他們從農曆二月下旬便開始忙碌起來。大家首先商定節日這天是上山打獵還是下河捕魚,然後再分頭準備。決定上山打獵的人們就著手燒木炭、修槍、舂火藥、打碼子;準備下河捕魚的人們也各置器物。各家各戶都用最好的糯米釀製米酒,準備歡度“乾巴節”。節日那天,上山圍獵的成年男子,手持弓弩、火槍,帶上粑粑於破曉時踏上征途。獲得野味,大家共享,若是獲不到獵物,便會被人取笑。尤其是“門胞”(小伙子)要被“門煞”(姑娘)所輕視。因此,上山的“門胞”總是千方百計滿載而歸。下河捕魚蝦的人們也照此辦理。老人、婦女則留守,忙於準備年飯,燒雞鴨,煮五顏六色糯米飯,春粑粑,各美酒。傍晚,人們回到寨中,互相串門,互相祝賀。大家取出香甜的米酒,吃著香噴噴的糯米花飯,將當天獵取的野味和魚,美美地飽餐一頓。不能吃完的,留下一部分,掛在火塘邊上,烤成乾巴,留著以後招待客人。晚上,當夜幕籠罩著山寨的時候,男女老幼經過一天的勞碌奔波,都圍坐在火塘邊,唱起動人的瑤歌。飯後,大家聚於廣場,男的敲銅鼓,女的舞蹁躚。人們盡情享受勞動之餘的歡樂,預祝豐收,歡度佳節。

  5.盤王節

  “盤王節”是瑤族最為盛大的節日,節日時間為農曆十月十六日。

  但根據各地瑤族傳統習俗和穀物收成、人畜康泰的情況而定,每三五年才過一次,甚至有的12年過一次。每逢“盤王節”,村寨房舍要打掃乾淨,男女老幼梳妝打扮,換上節日盛裝,載歌載舞,盡歡而散。除此以外,瑤族還過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木蓮節(也稱祖先節,時間為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等。大年初一婦女不串門訪親,不吃青菜,有些還在門外插一青枝或木牌。正月初三、初五、初六家人不出門。

  盤王節可以一家一戶進行,也可以聯戶或者同宗同族人集聚進行。但不管以哪種形式舉辦,都要殺牲祭祀,設宴款待親友。節日一般為三天兩夜,也有的長達七天七夜。

  節日期間,瑤族人民殺雞宰鴨,男女老少穿上節日盛裝,匯集一起,首先祭祀盤王,唱盤王歌,跳起黃泥鼓舞和長鼓舞,追念先祖功德,歌頌先祖英勇奮鬥精神。其次,歡慶豐收,酬謝盤王,盡情歡樂。與此同時,男女青年則開展對歌活動,抓住良機擇意中人。有的地方還要打花棍、放花炮及請戲班子唱戲等。

  盤王節儀式由4名正師公主持,各司其職,還願師、祭兵師、賞兵師、五穀師,每人1名助手,共8人,此外還有4名歌娘歌師、6名童男童女、1名長鼓藝人和嗩吶樂隊參與盤王節。其傳承方式以師承和家傳為主。

  其儀式主要分兩大部分進行。第一部分是"請聖、排位、上光、招禾、還願、謝聖",整個儀式中嗩吶樂隊全程伴奏,師公跳《盤王舞》(《銅鈴舞》、《出兵收兵舞》、《約標舞》、《祭兵舞》、《捉龜舞》等);第二部分是請瑤族的祖先神和全族人前來“流樂”,流樂的瑤語意思是玩樂。這是盤王節的主要部分,恭請瑤族各路祖先神參加盤王節的各種文藝娛樂活動,吟唱表現瑤族神話、歷史、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社會生活等內容的歷史長詩《盤王大歌》。流樂儀式一般要舉行一天一夜。

  6.牛節

  瑤族的牛節也和農業生產有關。在瑤族地區,牛是重要的畜力,犁地耙田都用牛力,過去一些地區的瑤族還用牛力拉車運輸東西,牛在生產勞動中所起的這種重要作用,使人產生愛牛、惜牛的心情,從而形成敬牛習尚,並形成牛節。據瑤族民間傳說,每年夏曆 四月初八 是牛的生日,所以,人們將這天作為牛節。牛節這天,禁用牛一天,不能對牛高聲吆喝,更不能用鞭、棍打牛。廣西田林潞城一帶瑤族,牛節這天,各家各戶要殺雞、殺鴨、撿田螺、捉泥鰍來祭祀牛欄。將牛鼻圈脫下,連同3塊石頭、3個桃子、1個小稻草人(象徵牧童)裝進竹簍掛在牛欄上,俗稱"保牛魂"。廣西富川一帶,人們用酒和雞蛋拌飼料餵牛,將牛趕到水草最好的地方去放牧,眾人則坐在草地上品嘗從家裡帶來的食品。傍晚,將牛洗刷得乾乾淨淨,才趕牛回家。牛回欄後,人們點香放鞭炮,祭祀牛神,祝福牛無災無難。廣西桂平一帶的瑤族,家家戶戶用新鮮芒葉包五色糯米飯,拿到牛欄前供祭,燒香拜祭牛神,祈求耕牛無災無難,六畜興旺,五穀豐登。然後將糯米飯餵牛。

  7.達努節

  “達努”是瑤語,意為“不要忘記”。節日定在農曆的五月二十九日。相傳這一天,是瑤族始祖“祖娘”的生日,所以又叫“祖娘節”。

  傳說祖娘叫密洛陀,她曾派三女兒帶著穀子到山裡墾荒。密洛陀將珍藏的銅鼓送給三女兒,並幫助她驅逐鳥害,使糧食獲得豐收。從此,祖娘的三女兒就在山區安居樂業,繁衍子孫,成為瑤族。瑤族人民為了紀念密洛陀,就把她的生日定為“達努節”。

  過節這天,瑤族村村寨寨都要打掃得乾乾淨淨,並祭獻給祖娘甜米酒和糯米粑粑,按照傳統習俗,家家都要殺雞宰羊,穿著節日盛裝的青年男女約聚在預訂的地點,敲擊著象徵祖娘遺留下的銅鼓,虔誠地為祖娘祝壽,並祝瑤家人畜兩旺,年年豐收。在表演擊鼓的時候,人們還爭相給最佳鼓手敬酒祝賀,賜予“鼓王”的美名。此外還要唱傳世的“密洛陀”古歌,跳起歡快的舞蹈,歌頌祖娘的功德。

  8.成人禮

  度戒是瑤族男人的成人儀式,是瑤族特有一種習俗,是瑤族男人成長程中不可少的神聖一課,比娶新嫁女還要隆重。瑤族不認為18歲是成人的年齡,在他們看來年齡無論大小,只要度戒過關,就是男子漢,就得到了神靈的保護,得到了社會的承認,可以擔任全寨的公職,獲得男性人生的社會價值。沒有度戒或度戒沒有過關的男人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有價值的男人,就沒有社會地位,得不到姑娘的愛慕,甚至找不到老婆。年長者如未舉辦度戒,必須找機會補辦,否則就不認是瑤族人。流傳至今,度戒在江城瑤族社會生活中仍然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瑤族的度戒比較複雜,準備的時間也就比較長。男孩長到10歲時父母就請識字先生推算吉利年份來給他度戒,決定度戒年後,父母提前一兩年為度戒作準備,並在度戒年內確定度戒的具體時間。時間確定後又請師父,師父越多越好。度戒前男孩要蒙被入睡5天,等到度戒儀式時才能出門。之前師父給男孩讀經教授,並設立高桌反得練習度戒儀式上的動作,同時對男孩進行本民族傳統道規範的教育,在師父的訓導下自覺修身。

  度戒的整個儀式繁雜冗長,太陽尚未出來,儀式便已開始。主師父先替男孩誦經做法事,然後身著紅袍的引教師指導男孩穿上其同樣的神袍,系紅腰帶,頭戴瑤族的“上元”聖像。引教師把一條紅布條的一端系在自己腰上,把另一端系在男孩的腰上,象徵著徒弟象嬰兒一樣尚未分娩離開母體。引教師拿著神劍和神咒引領男孩走向度戒場院,路上引教師還拿出早準備好的小錢給擋路人,以求買路放行。到了天台後,引教師又領著男孩在天台下從左到右轉3圈,然後手持樹葉神咒首先從正面的梯爬上天台,口中念念有詞,下來把男孩領到天台的戒桌,解開繫著的紅布條,表示嬰兒從娘體分娩。並給男孩講誓言,拜叩完後將木梯撤掉。男孩對天發誓:不殺人放火,不偷盜搶劫,不奸女拐婦,不虐待父母,不陷害好人……發誓完畢,由師傅用一個三角形的印章在男孩手上打上一個紅色印記,至此度戒儀式結束。

  江城的瑤族度戒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自始自終貫穿著本民族的傳統道德和戒律條文訓導,並藉助這一形式給即將走向社會的男孩子灌輸傳統道德,使受戒者在人生轉折關頭受到教育和薰陶,度戒對學習、繼承和發展民族傳統文化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9.討寮皈節

  討寮皈節,意譯是逃脫兇惡的菩薩。此節分兩段,第一次是農曆七月初二在茅勒舉行,這一帶的瑤民要過了這個節日,才吃黃瓜和白瓜。傳說宋朝末年,當地瑤民的祖先在江西吉安田盧地帶,遭到當地趙、魯二督統鎮壓。七月初二,有些孕婦逃到鵝頸大丘的黃瓜和白瓜叢中,哀求饒命,才倖免於死。因而起誓:永傳後代,要越過七月初二,才能吃黃瓜和白瓜,違者子孫不昌。第二次是農曆七月初八至初十,在小沙江舉行,傳說清朝雍正元年(1723),當地一豪紳追趕麻洞瑤族四姓六姐妹而引起反抗,豪紳卻謊報瑤民謀反,請求清兵鎮壓。瑤民先後在今大沙江和小沙江奮戰後退至麻塘山居險而守清兵只好議和。當時瑤民把戰地稱作大殺光和小殺光,以後為求民族團結,才改名大沙江、小沙江。如今節日裡,瑤民都盛裝,到集會地點盡情歡樂,周圍漢人,也參與同樂,人們趕集聚會,青年男女賽歌對舞、談情說愛,充滿喜慶氣氛。

  瑤族的節日比較多,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陽節、乾巴節、新米節、目蓮節等,盤王節(又叫達努節或瑤年)是最大的節日。瑤族人民喜愛唱歌,每逢節日或 喜慶,都要唱起嘹亮動人的歌謠。

  10.討念拜

  討念拜,意譯是月半所過的節,每年農曆三月十五至十七日舉行。這三天,瑤家山寨歡騰得象點燃的鞭炮。那些泡在清泉綠澗里長起來的姑娘,本是水色如玉,苗條多姿。這幾天打扮得嬌氣滴流,一個個身穿繡花襯衫,腰系多種圖案的挑花筒裙,戴著銀項鍊和鍍金耳環,微笑著遮在花綢傘下。小伙子們,頭裹方格巾幘,穿著具有民族特色的掛褲,虎身大眼,結實健壯,逗人喜愛。連老大爺、老大媽也換上節日的盛裝,四面八方,熙熙攘攘匯聚在水洞坪墟場,歡度傳統佳節。

  瑤族的風俗禁忌

  生產方面的禁忌主要有,每年正月初十、二十、三十日為“禁風”日,這三天不得持刀上山,打草標要用石塊壓住,以示禁風,以免除當年風災。每年農曆二月初一至初十為“禁害”日,認為農作物常遭野獸和水、火危害,是犯禁造成,故有一禁鳥、二禁蟲、三禁水、四禁火、五禁蝗、六禁野豬、七禁野羊、八禁野兔、九禁鼠、十禁獐麂。

  這十天不宜上山下地勞動,免遭禁忌。還有“空亡日”忌狩獵,打獵忌脫衣,放排忌言“傘”(散),開山、打廠、開窖、下種等農事忌說不吉祥的話,“陽公日”不動土,“老君日”不下種。規定每月初一、“十五”或“太安日”方能出豬欄、牛欄肥。

  忌用腳踏火爐撐架;忌在火爐里燒有字的紙張;進入瑤家忌穿白鞋和戴白帽,因為象徵喪事;忌坐門檻;穿草鞋不能上樓。

  不能坐主婦燒火的凳子;到木排上,忌“傘”,言及“雨傘”時,要說“雨遮”,因“傘”與“散”諧音;遇人伐木時,忌說“吃肉”、“死”之類不祥之語等等。

  崇拜盤王的瑤族過去普遍禁食狗肉;崇拜“密洛沱”的瑤族過去則禁食母豬肉和老鷹肉。湘西南辰谿縣農曆七月五日前禁食黃瓜。絕大部分瑤族禁食貓肉和蛇肉。

  有的地方產婦生產後頭幾天禁食豬油。

  瑤族祭神,一般用豬、雞、鴨、蛋、魚等食品,忌用狗、蛇、貓、蛙肉。

周公算命熱門測算:

周公算命易經六十四卦四柱八字天罡地煞周易算命六壬神課梅花易數算命文章
姓名測試男孩名字大全女孩名字大全起名大全寶寶起名成人改名公司起名店鋪起名康熙字典百家姓
抽籤占卜觀音靈籤呂祖靈籤黃大仙靈籤關帝靈籤天后靈籤車公靈籤佛祖靈籤周公靈籤土地公靈籤北帝靈籤月老靈籤月下老人靈籤月老靈籤姻緣籤五路財神靈籤城隍爺靈籤孔子聖籤王公靈籤財神爺靈籤
民俗看相生男生女預測表眼皮跳測吉凶打噴嚏測吉凶耳鳴測吉凶面熱測吉凶二十四香譜圖解萬年曆農曆陽曆轉換花語大全手相算命圖解痣相算命圖解面相圖解手相圖解痣相圖解骨相圖解體相圖解
十二星座白羊座金牛座雙子座巨蟹座獅子座處女座天秤座天蠍座射手座魔羯座水瓶座雙魚座星座配對星座運勢星座排行星座知識星座愛情星座分析星座名人星座故事
星座知識星座配對 星座分析 星座星象 星座運勢 星座查詢 星座日期 12星座 星座生日 星座月份 星座性格 上升星座 牡羊座 金牛座 雙子座 巨蟹座 獅子座 處女座 天秤座 天蠍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雙魚座
十二生肖屬鼠屬牛屬虎屬兔屬龍屬蛇屬馬屬羊屬猴屬雞屬狗屬豬生肖配對屬相星座生肖運勢
風水知識家居風水辦公室風水臥室風水客廳風水房屋風水廚房風水墓地風水風水用品
心理測試愛情測試性格測試趣味測試財富測試智商測試職業測試社交測試惡搞測試情商測試綜合測試血型性格A型血B型血O型血AB型血血型配對星座血型生肖血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