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才夢》是張愛玲於1944年發表的一篇散文,收錄在她的散文集《流言》中。這篇文章以自述的形式,展現了張愛玲對自己童年、成長以及文學創作歷程的深刻反思。文章開篇便寫道:「我是一個古怪的女孩,從小被目為天才,除了發展我的天才外別無生存的目標。」這句話不僅揭示了張愛玲對自己天賦的認知,也表達了她對文學創作近乎執著的追求。
文章中,張愛玲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自己早熟的童年生活。她從小便展現出對文字的敏感與熱愛,三歲能背誦唐詩,七歲開始寫小說,九歲時便立志要成為一名作家。然而,這種早慧也讓她與周圍的世界格格不入,她形容自己「在現實生活里幾乎是一個廢物」,除了寫作,她似乎對生活中的其他事物都缺乏興趣和能力。
張愛玲在文中坦率地剖析了自己的性格與命運。她認為自己是一個「自私」的人,專注於自己的內心世界,對外界的紛擾漠不關心。她的天才夢並非為了追求世俗的成功,而是源於一種對自我表達的渴望。她寫道:「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這種孤獨中的快樂,正是她文學創作的源泉。
《我的天才夢》不僅是對張愛玲個人經歷的回顧,更是她對文學與人生的深刻思考。她以獨特的視角和犀利的筆鋒,揭示了天才與孤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複雜關係。這篇文章既是張愛玲對自己文學道路的宣言,也為讀者理解她的作品提供了重要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