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學習:無妄卦

  無妄卦

  宣聖講義

  無妄繼復對之後。為周易之序。其意義最重大上。經以乾坤為首。各卦多隨乾坤變易分合而來。而坎離緯之。最明者如泰否仍為乾坤交。而同人大有師比之屬。則為乾坤坎離交。爻象可以見到者也。且所交多成往來卦。有由一分二之象。唯復與無妄則異是。以非往來也。復與剝。無妄與大畜。則為往來。今舉復與無妄言者。正以其非往來。而其重要有同往來卦也。蓋復上坤下震。而無妄上乾震。下同而上為對也。同者為類。對者為偶或仇。一則為坤母與長男。一則為乾父與長男。陰陽既殊。德用自異所要在其交替遞嬗之際。遷變剛柔之交。而自有其不易之數也。由剝而復為反。剛上反下。其來有自。由復而無妄。為變。重陰變陽。其進有機。自者在坤。以坤能納艮。而育震也。機者在震。以震能化坤。而成乾也。震以坤交乾也。震以坤交乾。而育其陽。是震之志。志紹父之德。成乾之道。故曰主器莫若長子。今無妄竟能由坤而化乾。是震之道得申。而乾之業可大也。揆諸卦數復一陽也。無妄則為四陽。復之陽在下。無妄則上下應。而陰在中。既由爻象可見陽之長且大矣。然復不如母之愛子。而嬰孩克俾生長。無妄則如父之教之。而少小克致成立。其德有先後之異。其義有始終之殊。皆為親觀之道所寄也。父母之恩施不同。子弟則受益則一。故復與無妄。其用有相得益彰之勢。其情有相助為理之功。非他卦之無大關切也。無妄非復不得達其用。復非無妄不得滿其志。而二卦又同氣而異行。合力而分用。其相倚之甚相需之殷。實有別於他卦之非往來者矣。

  傳曰。復則不妄。可見無妄由復得來。而天地之大。萬物之眾。溯源探本。不外於一。復之一陽。能推天下之無妄。在理謂之天道。在事謂之人心。天道本虛。人心可質。物呈於前。而情慾不生。數變於外。而性命不易。此無妄之自有真也。故外卦坤化為乾。而內卦不變動而不為躁進。故二陰在其上。乾剛而不欲自高。故一陽居下。高明者天道止動者人事。自初爻至四爻。互一艮一震。一止也。艮止於中。震動於下。以成其體。巽則能順。乾則能健。自三爻至上爻。互乾與巽。一健一順也。乾健於外。巽順於中。以成其用。體用均善。天人相應。行而高明。則巽以乾大動。而止定。則震以艮安。內安外大。人心之所存守也。人事所光大也。故曰無妄。言其真誠而無欺飾也。以震為雷。而行於天。天道下濟。地道上升。震者陽德之見也。而發於陰。天者生氣之本也。而蓄於下。雖陰陽不均。而剛柔得其濟也。陰居內正位。陽居外正位。上下相配。而不失其中守。位當則安守固則達。安而達者。用之全也。此卦象之善也。從乎近者。不施於遠。順乎大者。不吝於細。道之所以貴中也。德之所以貴久也。無妄於雷行天下。應時而興。剛加柔用。適物之生。不假作為。而功自成。不存貪忮。而德自明。乃比於乾。而元亨利貞。此以復之充實而有光輝者也。而能造手乎大化。以通於聖神。夫由推之。足達無盡。血體求之。則歸於至正。不偏則無害。而天下同利。不畫則無量。而萬物同亨。內有其德以為貞。外有其道以為元。此四德俱全。而卦名之稱無妄也。無妄既無之意。不妄作為。純乎自然。天不自大。地不自厚。物與俱生。人與同載。是德不可極。則可久大也。在復貴反。無妄貴誠。反身而誠。行之至也。故曰無妄。由復致之。以其先克己也。大學誠意。先毋自欺。此無妄之義。而為明德止善之本也。一切皆真。尚何妄哉。

  無妄。元亨利貞。其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宣聖講義

  此無妄彖辭。明全卦大用也。無妄卦。上乾下震。雷行天下。陽氣發越之象。而震之一陽在二陰之下。陽有所協。氣有所協。根乃生機自達之時。雨澤大行之始。故曰無妄。言及時而動。無妄作為也。且卦為陽得陰助。以陰為貴。柔能成剛。德應其道。外而能內。上而能下升。而能沉。飛而能潛。是兼高明博厚之德。天地之大用也。故曰無妄。言其至誠不息。如天地之悠久也。若以人道言。誠為行本。不慮而中。不思而得。更何妄哉。天道無為。人道無妄。二者一也。故無為而能大成。無妄而見大用。性之至也。或曰無妄。無所期無妄也。固亦應有之義。然不期而自至。不望而自來。其無期望。正所期望。是不獨無所期望己耳。春風一動。動物同榮。天何期望哉。雨露既滋。萌芽自見。物何期望哉。則無所期望雲者。正以其不待期望也。設當秋殺之時。冬藏之會縱求之亦不得。縱多期望。希濟於事。此期望。名之曰妄。為理之不可數之不能也。故凡理之不可。數之不能者。而期之望之。皆妄也。妄則偽。偽則邪。邪則敗。無妄者。不偽不邪。而自成。天道也。人道也。觀乎卦象而知之矣。

  無妄以大畜為反正卦。大畜以乾在下。象物之得畜。而其所以能畜者。必先有可畜也。無妄本生物之道。有畜物之功。而後物豐備也。物之豐備。必由於誠。誠之所施。萬物皆備。無妄也。誠乃成物。中庸己著其義矣。天道不息。既誠之所見。明乎此。則知無妄與大有同人。有相類也。無妄為真誠不虛。道之體也。而其用重在內。內充實為之實。實謂之真。真實不虛。乃稱無妄。無妄名也。名實相副。內外如一之謂也。故道在返己。而出於復。其用不求自遠。其功不求大而自大。此與大畜有相通也。無妄上下互易。則為大壯。壯與畜亦相應。唯畜能壯。身無所畜。將何以壯。畜基於誠。壯發於大。誠而後大。大而後化。此無妄之與大壯有相應也。凡此諸卦。數有相合。象有相通。天道固微。人事可證。而此數卦。實以無妄為宗。猶木之本。水之源也。天地尚不違無妄。況其下者乎。故無妄之用。道之用。無妄之功。德之行也。震動於下。天明於上。純明磊落。其志可見。仁義禮信。其智可知。故備四德而與乾道相同也。乾健而得震之動。陽明而協陰之柔。其於萬物無不宜矣。此無妄繼復之後。而克啟大畜之功也。

  傳曰。無妄災也。此義人多疑焉。蓋以無妄為真誠孚道。不應為災。災之所加。

  必由於妄。無妄之災。非災也。不知此乃未解災之為災耳。災與禍異。禍由人致。災非人召。以災非人所能去之致之也。故曰天災亦非有意災之也。為其不可為。名之天耳。凡不可為者。多稱天以名之。謂其不屬之人也。如水火風雨雷電。山崩川涸。地震海波。及其他沴氣所鍾。殃害所及。蟲獸木石。癘疫鬼怪之類。非埋之所有。數之常見者。名之天災。示有別於人為之禍咎也。然災不必感而自見。不必讓而自除。雖非天所故為。實有神司其事。則以氣之所觸。行之所值。行之所值。不期然而然者。名曰無妄之災。無妄之災。乃非尋常之害。唯其非常也。故亦有道以趨避。此道見釋彖辭中。後當詳講。所當詳講。所應注意者。傳文大蓄時也。無災也。二語有關。時與災正相類。時者明其德。災者明其神。神不顯。德可見。而在人觀之。則有異耳。天道至大。氣數至雜。道包邪正。用賅善惡。故災祥同出。時與不時一致。若在冬宜煖。在夏宜涼之意。南地多溫。北地多寒。高地多清。窪地多濕。各有象也。而易之。則非時為災矣。此災字不可執也。

  無妄以陽內交於陰。剛而不自用。健而不自恃。是合於道。而有既濟之象。傳既濟定也。明其能知止而有所定耳。無妄亦然。中互艮止。互巽順也。順以止。道之本也。乾健於外。震動於內。所慮過剛而躁進。今得順止之道。實孚中和之德。故上下相協則吉。內外相和則亨。亨且吉。何有於災。而稱災者。正慮其過而不肯降心。則上下相違。而剛獨用內外相嫉。而躁以進。是災之生。由人事言之。實發於乖戾中和。違逆順止之行耳。蓋忘其體而求於逞。喪其守而無合。則雖剛亦無可恃。動亦無可為。其為災也。不亦宜乎。故欲知災之為災。必先審於行止退之時宜。躁以賈禍。則震不能遂其生化之功。而毀於暴。剛以自用。則乾不克成其高明之德。而敗於浮。浮與暴。皆過也。反於中和。悖乎順止。故也。而災實生焉。災之主者神。行者氣。而趨避之道。誠與四德。四德亦誠之所發。四德不具。大用以失。此易卦之所重在四德也。夫既曰災。自有祥在。求之不得者祥。求之而得者亦祥。以其求在己也。求之而得者災。不求而得者亦災。以其求在外也。聖人知之不求諸外。而求諸己。此返身而誠之可樂。抑既復之謂也。復以克己復禮為旨。故始終於誠。而後無妄繼之。無妄固自復來。欲免於災。仍當師復。既以乾而用坤也。乾剛而返於坤柔。則純乎道行。更何災之懼哉。故無妄之道分內外。內行未完。休期於外功之成。必內行之推展。外自應之。不待求也。內若不足。外無可應則求之不得。所得者災也。非所求也。曰無妄之災。明其非所志也。

  人之生也。性靜而情動。情感於物而好惡生。有好惡而後有善惡。有善惡而後有吉凶禍福。此災祥之必至。必自情志始。無妄則重去欲以制情。而使歸於中和。則凡能中和者。自在災祥之外。而獨曰無妄。災也。實欲使人知災祥之不可求免。必先正其性命保合太和。以孚於乾之德。乾以剛健不息為道。而變化生焉。則在乾亦自有災祥之名。而聖人立教。先盡在己。於乾道變化之下。既接以正性命保太和二語。足見人道之本。非以違天。乃欲順之而自正。非以逆數。乃欲明之以自惕。故乾九三諄諄於朝乾夕惕之誡。與中庸大學戒慎恐懼慎獨勿欺之義同。皆為自立其誠。以遂其生而己。是災也一語。實含垂戒之意。道有末至。德有未明。善惡未泯。災祥莫消。此後天氣數之應。雖天地亦有不免者。唯純乎至靜。達乎至誠。不與物混居。而處於真境。方能超於象外。以脫於災祥之數。此見性之道所獨重也。性情末一。則善惡難同。心有所思。無非妄念。則誠不至。至災祥時值。亦理數不期然而然者。是災祥發於人心成於妄念。佛教於此解說綦詳。惜人多未悟也。然易無妄早己揭示此義。為恐人之未達更以災也二字。明指天道之真。使皆瞭然於乾愓之誡。正性命保太和之辭。而見天下之災。恆與妄相來去。妄苟無矣。災亦莫生。故曰匪正有眚。實以明正則無災。真則無妄也。以真制妄。以正制災。而實在於知止。以無妄之中。有巽艮二卦之用也。順乎天而止其動。此無妄之所成。而人猶末察。正以巽艮二象。隱而末顯。徒見剛動之用。而失順止之道。故反以為災。不然傳文寧以災也。屬無妄耶。易之命。凡曰無者。皆原有也。如無咎是。則無妄正以其易妄而名之耳。無妄之義大矣哉。

  宗主附註

  易上經三十卦。多明天道。而以剝復無妄大畜四卦。為最要。剝復二卦。系天道常變之機。無妄大畜二卦。系天人順逆之理。由復而無妄。天道既明。人心可證。上下感格。人神會通。其道至精。其用則靈。神而明之之道也。人知復見天心。而不知無妄可見人心。三教聖人。同見此義著為至教。其德曰誠。其功曰一。其用曰定。其體曰中。皆不外復與無妄二卦之象。人道在仁。天道在生。同一義也。

  而震主之。反為艮。人之終始。艮反為震。物之生化。一止一動。不離於乾坤。一剛一柔。不悖於陰陽。此二卦由合乾坤也。合坤則為靜而順。合乾則為高而明。互出艮象。深藏不顯。此內功之奧。與外行為本未也。誠於中者。形於外。有其體。明於用。故由復而無妄。其道不可盡言。其德無有極時。夫子所謂外明明德。內止至善。一以貫之。既是義也。讀者不可為審諸。

  無妄卦。以無妄作為旨。故有災眚之占。然此義極精微。人多未省。蓋無妄上乾下震。中互艮卦。艮為人道所寄。震為地道所發。合言之。是無妄備天地人三者之道;而宜合乾坤艮震數卦之用。以衡其輕重也。故無妄有可為。有不可為。有宜進。有宜退。有吉有凶。有災有祥。而一言以蔽之。止於誠則無誠耳。誠則不虛。虛偽既妄。妄即有災。是災為天道。而自應之。為人之多妄。而不克止於誠也。誠以通神。神以制災。災祥之至。神所主持。而無妄能先知之。此既中庸至誠前知之義。故傳稱為災。正以其能測知災之所自也。災與時對。反時為災。則求無災。貴乎識時。時者天也。識時者既知天。天既性也。知天即知性。天人一貫之道也。古聖心傳。全在此義。願讀者深味之。

  宏教附註

  此文宛解無妄之災之災一義。尚未完。蓋以無妄原妄。妄易召災。而無妄之災。乃真災。若非無妄。則種瓜得瓜之喻。為為以災名也。因一屬天。一屬人。因果報應。非天也。乃人自致之。唯其屬天。始名曰災。然有災。既有人事。以天災仍加於人也。人必思免。則仍當求之人事。此重在自反也。無妄一卦。關天人因果。性命吉凶之本。非僅為占也。讀者宜細審之。

  彖曰。無妄自外來而為主於內。動而健剛中而應大亨以正。天之命也。

  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無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佑。行矣哉。

  宣聖講義

  此申明彖辭之義。而見無妄全卦之用。有內外之殊也。無妄上乾下震。震之一陽乾也。一陽在下。由乾所來。故曰剛自外來。而為主內。蓋陽升陰降。上卦之乾。反而居下。陽得其勢。以升於上。故雖一陽。為內卦之主。震出自坤。以陽為貴。故也。剛而在陰爻之下。卑而得升揚之時。此所以稱為主也。就互卦言。中含艮巽。一陽一陰乃相濟。剛而不亢。升而能潛。其道在二陰爻連線。介紹於中也。震動而乾健。剛在中而上下相應。如天地之合德。陰陽之協道。本乎坤順。而克成乎乾健。因於震動而又孚於巽入。可來可往。能剛能柔。二五得其正位。外內致中和。此道之所同。德之所達。天下鹹從。天神所眷。故曰大亨以正。天之命也。此歷數無妄大用。四德具備。亨於外。正於內。亨利至於四海。貞元達於上天。功以濟時。德以應化。神之所佑。天之所福。故曰天命。其要在大亨以正也。亨賅利言。正既貞也。明德協於天下。亨之至也。正性通於鬼神。貞之至也。道契於天。行洽於物。上下神人。莫不和協。書所謂光被四表。格於上下者也。無妄之義大矣哉。唯誠至者能之。唯無私及焉。天道所施。順之無斁。神功所被。推之無垠。能如是。天命有不降者乎。再由卦象言。乾來主內。正天賦我以性命之象也。震動應天。正及時順天推化之象也。中含艮巽兌乾四卦。健而有守行。行而可反。止諸內。而澤被於外。悅於民。而貞應於天。是無垠無斁。夙夜不懈之象也。彖辭以四德稱之。贊其用大矣。

  然無妄重在誠正。設違於正。其誠亦乖。誠正既乖。是為妄矣。故曰匪正有眚。以不誠正。則災眚至。亨利災眚皆天命。無妄則亨利。妄則災眚。一反一正。妄則災眚。一反一正。自相感應。此不易之理數也。既有災眚。自害於行。此不利有攸往。實由匪正而來也。下重釋其義曰。無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佑行矣哉。蓋明言匪正之害。將不利於行。而無妄之往句。人多有疑。以為上明言為無妄。元亨利貞。大亨以正。而下曰無妄之往。天命不佑。似有未當。不知此之古文例。古人言文恆如是。無寧、寧也。無念念也。如詩無念爾祖。春秋傳無寧茲許公。皆慣語。俗仍有之。故無妄之往。既妄往之意。妄而往。將何往乎。以妄而行。悖逆天命。天自不佑。行將何之。如欲強行。終自逢其災眚而己。此所謂無妄災也。實亦含災由妄致之義。災必因人事而至。人心不正。內失其貞。外脅於剛。輕動而躁舉。失其卑牧之道。逆乎順入之情。此所以召災也。且卦重在震之一陽。相時而動。則成其德。一陽在內。不憑乾之勢而妄行。乃本坤之道而協濟。故能達天德。受天命。以善順承者莫如坤。無妄自復出。實坤所育化也。今失順正之旨。而忘內主之宜。妄思乘時媚乾。附於剛健。則失其正內二爻之正位。而乾以剛應剛之嫌。此天命不佑。實由妄動。妄動則災眚必見。譬諸雷電。動非其時。豈不為災。此無妄同以動為用。而不時成災。故與大畜為正反。大畜得時。無妄為災。二者宜相參。夫既曰無妄。其妄可知。人情易動於妄。則妄而無妄。既情約反性之道。無妄而妄。既性汨徇情之途。一正一反。一善一惡。而天命由此定焉。學者能不自惕乎。此節分二段。天之命也一段。釋無妄之用。克備四德。而有大成。其對一段。釋妄之災。由於不正。遂失四德。而難於行。而功德之施歸之天命。以證明無妄天道。妄為人事。天道雖定。人事易乖。行止所宜。誠正為本。此古人示教諄諄。不獨為占吉凶己也。大學之道。由格致以達誠正。實本此教。可細參之。

  象曰。天下雷行。物與無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

  宣聖講義

  此無妄象辭。明無妄之象。申彖辭之義。而示全卦之用也。無妄以乾在震上。有天下雷行之象。雷張天威。而雨潤萬物。物之生化。由此見之。故曰物。言舉物皆因無妄以生以成者也。天之道也。生成萬物。天無私恩。而萬物同生成。故曰物與。既相與之義。為自然相與生成。唯天地之恩。雷雨之澤。天不以為功。物亦不以為德。德至大。而無所施與。施與至動。而無所區分。時也。道也。天如是與。物如是受。各如其志。以生以成。雖至不濟。天之為天一也。故曰無妄。天無妄而恩威自行。物無妄而生成自見。此天下雷行。物與同達於無妄之用也。物對天言。故曰與。天與物同無妄。施者受者不自知日也。恩與威同無妄。生者成者不自辯也。天物歸於一。而無妄大化。雷行而春物。物萌而榮。天道至明。天下同新。此無妄之用與乾同而備四德也。天既同春。物己同榮。人亦物之靈。則所以順天而體物者。其道何存。曰在於政教之行。天雷行於時。而物致其生成。人道發於事。而與天道通其德。此先王法天因時而以荗對時育萬物。以推乎天之功。盡乎物之性。遂其長育。達其材能。以配於天恩。是先王之政教。亦無妄之所成。而恩威。亦無妄之所用。所謂視民如胞。視物同與。實本天之道。而推人之性。以盡物之性。一歸於誠而己。無妄之於人。其關係亦大矣哉。茂對時育者。因物而知時。見物之榮。知時之春。故曰茂對。既知天時。乃推時用。以時之宜。育物之生。故曰時育。茂對者。由物與及天。時育者。由人以及物。天也。人也。物也。一以致之。此先王之無妄也。天道不息。文王之道德之純。純亦不己。此天人同至誠也。先王與此而與天物同無妄。其道不外本乾之德。各正性命而己。故茂對時育。皆對萬物言。實由人以返天。由物以成性耳。一言以蔽之。止於誠也。

  物為天地間所生成者。生成之道。必自物而明。天道難顯。物情易見。此大學之道。首格物。物有未格。知有未至。則意難誠。心難正。誠正之本。必由格致。為聖道至誠。非徒為己也。推性之德。必成人成物。率天之道。必位天地育萬物。此先聖一貫心傳也。文王贊易。於無妄之象。既著此義。其旨深矣。蓋無妄之道。天性自然己著也。而天於無妄。物自生成。人以無妄。物自化育。天性自然己著也。而天以無妄。物自生成。人以無妄。物自化育。生成化育。莫違乎時。時者天之令也。政教者人之令也。茂者因其榮盛之。時者。因其發達而發達之。此即栽培之之意。茂對天時。時育萬物。此一語含二義。原省一時字。以觀物之時。而明天道。觀天之時。而廣人道。其終也。天時人事物情。無不宜也。無不盡也。則無不誠。而合於道。此無妄大用。以三者而明。稱先王者。以政教為重也。以政為生。以教則成。兼之則生成皆見。此大學以教而自修中庸以學而推用。始終一也。政之所及。教之所施。萬物鹹亨。而況人乎。故無妄之道。泰與同人之本也。物且與焉。人有不同者乎。物且亨焉。世有不泰者乎。是天下雷行物與無妄一語。其含義至精。人多未細體會耳。雷行之時。生物之盛。天道不言。而品物亨。此天之無妄。因乾德而顯其用也。人者戴天覆地。上法高明。下法博厚。以成悠久之德。以通無息之道。此性命之本。仁智之全。中和之備也。非聖人不及此。故稱先王。以位當而功明也。位不當者。功有難明。如非時之雨不為澤。非時之雷不為威。時之宜即位之當。有非位而強不之。亦非時。辭特揭時字。以明所貴。且因無妄與大畜往來其用在時也。故辭以對字寓其意。震之對巽也。乾之對坤也。觀升二卦之用。有相通者。重在觀時以自修。觀物以自誠。此觀卦為達無妄之用。不可少者。佛以止觀為修持之基。儒以致知格物。為誠正之本。其意一也。故象辭之義。不獨為占言。實明道之奧竅。正性命之階梯。學者民忽焉。

  宗主附註

  所謂物與,及下句萬物。皆重在物。以天地間皆物也。天地之德。於物生成見之。人靈於物。而能配天地。稱三才。亦以其能贊天地。而育萬物也。物自生成。天不私其道。人不私其德。而人不得離物以生。物備於我。我生物也。物以養人。物生我也。無人則物之生不全。無物則人之生不具。是人物相與同其生成也。天亦以生成人物為功。天之於物固厚。於人尤厚。人自擇之。而栽培傾覆之道別焉。故生成萬物。以生成人者。人有恩怨。而物或生或殺。此物之於人有異視也。唯聖人能同之。不以生之道而殺之。不以人之欲而毒之。物我皆成。生殺同善。為能體天之心。時生則生。時殺則殺。其殺也。仍生之也。故春生秋殺。互成其用。不有秋殺。安有春生。此天之大公。無所恩怨於物也。而以雷施其令。春發秋藏。不違於時。遠時則災見。故雷之鳴足以振天之威。其終也。雨露溥天之澤。是其威猶思也。殺之猶生。威之猶恩。天道無二致也。唯聖人能則之。不為生成之恩。亦不為殺害之怨。予之不自德。成之不自功。則物不役其心。情不悖其性。生之正也。性命之所宜也。其道無他。同於無妄而己。故無妄言其至也。無為無思。言其推也。無窮無盡。道愈損。德愈明。體愈微。用愈大。此大學始於格物。而終於平天下。本未內外一以貫之。欲明其用。則所謂茂對時育萬物。一納於政與教而己。讀者其善體會焉。

  初九。無妄往吉。

  宣聖講義

  此無妄初九爻辭也。初九為震下爻。即乾之外來為主於內之爻。雖位在下。實為全卦主要之爻。蓋無妄之道。成於內剛。剛則無欲。有欲則不得剛。以性剛。而情慾為柔也。內剛者。中必誠。不為物所動。而獨與天通。上接乾元。身主真陽。乘時而動。以象地中之生炁。待時發為春和。此初九之陽。實無妄之本。無妄之用。以時大行。大亨以正。天與物亨。得時則行。故占往吉。自內而外。由近而遠。曰往。其中既誠。又得時之宜。此所以占吉也。以爻言。初爻在二陰之下。而上卦全陽。內有所蓄。外有所宜。中誠而不自用。內剛而能柔和。不為陰所阻。而特達於外不待陽之盛。而安潛於下。此動乎道。而所往吉也。由此爻辭證之。可見彖辭之不利有攸往者。正以其妄而匪正也。以初爻內剛。自克無妄。漸進而加陰。易失其剛。而乖於正。遂有妄之嫌。有妄則不可行矣。人之誠者。不易為物慾所蔽。其安於下者。尤能自保高潔之操。唯有涉世日久。浸漬日深。美好眩於耳目。娛樂迷其心志。則恆易失其操。莫知其妄。此天真之難保。而習俗之易移。常人之情有非。故為之者。總由內剛不恆。物慾不淨。性靈目汨。妄念乃生。故卦以無妄名。示其易妄以儆之。欲其時持乾惕之戒。以先誠其意也。妄與無妄。以辨往之可不可。吉凶利害。實自我召之。明乎此。則辭中所謂往吉與不利彼往。同異之處。可瞭然矣。

  象曰。無妄之往。得志也。

  宣聖講義

  此申辭爻辭之義也。得志者。以其中誠。志意無妄。則所行必利。所為必成也。人之得失。恆依乎數。而數之合。在乎道。正則善邪則惡。誠則安。偽則危。無妄之志正。而所守不失其剛。意誠而無所往不違其時。宜其如願以償。不待求而自得。不待謀而自成。此道之所行。無往而不利矣。易之言志。皆本卦爻象。非如人之所得志視所欲也。以志發於心。出於意。其合道者為正志。不合道者為妄念。成猶志也。如所欲不乎徇乎情。所想不出乎道。始為正志。佛以羅漢道始可信其意。正以無絲毫私意。乃無絲毫妄念也。既吾所云從心所欲不踰矩者。亦此義耳。得志得字最要。與大學慮而後能得得字相同處。蓋合道之志。乃為得。不合道者。得亦失也。此雲得志。實以其志之當得。天之命也。非人所為。故無妄之往。孚於天道。本於性命。其吉也。數之當然。其得志也。行之當然。中庸所謂不慮而中。不思而得者也。與他卦之稱得失。又微異矣。夫天人之別。在意志之先後。思惟之正邪。先有所圖。是涉乎私。思有不正。是違乎命。易以乾道重在各正性命。無妄初九實本義。行乎乾健而不息。達乎大始而有終。其道至玄。其德至誠。無為而無不為。性命皆盡。人物同成。而獨揭無妄二字示其入手處。亦猶大學誠意章。以毋自欺三字為始。然始終本未。實一以貫之。初九如是。上九亦然。唯一也。遂同於天道。所謂為物不二。生物不測。即無妄之體用也。學者依無妄一卦。內志於道。外盡其德。當無不宜。無不達矣。惜人多未深思之也。

  六二。不耕穫。不菑畲。則利有攸往。

  宣聖講義

  此無妄六二爻辭也。無妄卦大用。以內外得正位。而見乾坤合德之象。下卦震自坤出。氣行於陰。一陽在內。二陰在上。六二為內卦正位。即坤之六二也。上與九五應。剛柔相濟。內外相和。而陰志從陽。內志在外。此六二之用。以九五成之。九五得六二以畜於內。而後九五之陽。悠久發育。以達其生化之功。此六二一爻。實無妄要位。全卦生成之德。非初九不能固其本。非六二不能蓄其勢。陽以陰成。此之謂也。爻辭重在用。以農商為喻。農重。商重於行。二者異宜。而六二兼之。不為農則為商。其利皆同。視其所為如何耳。蓋六二本震之中爻。而互艮之初爻。震動艮止。各有所宜。農利於守。則艮止之義。商利於行。則震動之義。不耕穫不菑畲。農之利也。言得地之宜。不從耕而獲。不經菑而畲。雖理未周。實數所先定。世固無不耕而獲。不菑而畲者。然此乃狀其地利之優。天時之盛。不在勞力而獲酬報。天之所厚。非人為之也。且農之耕志在獲。田之菑志在畲。今獲不以耕。畲不由菑。是其受天之福。有異乎常人。此無妄之所成。彖辭天命之所及。而仍本初九得志之占也。然農者恆以守為苦。得之易者。恆多求。為之久者。恆思遷。行之順者。恆務遠。則雖有豐收之利。尚或未快於心。亦多棄家而外游。易農而為商旅者。蓋因未滿所欲。更貪於他物。而以震動之德。有難終於艮止。此爻辭以不耕穫不菑畲。則有攸往。明其不止則行也。六二固止行皆宜。故占利有攸往。知六二之志易外。而陰之情喜陽也。加以三爻則互巽。巽主行。風行天下則為姤。姤遇也。有所合也。故守而必行。行而必行。爻象之本本義也。而爻辭之所釋。則包二義。一則止而宜於農耕。行而利於所往。一則不安於止。則利於行。由不務耕耘。而易為商旅。是不耕穫三句。實含二義。後人釋之多未盡也。

  象曰。不耕穫。未當也。

  宣聖講義

  此申釋爻辭之義。而見六二之用。富即滿足之意。以心不滿足。則更求其他。故雖有地利。而不以為快志。雖得天下厚。而猶冀其多更多。此物之所役。因爻之陰而著。幸以無妄之義。得正位之地。不因貪以逢其災。且緣時以成其利。此中妙用。合前後各爻參之。

  六三。無妄之災。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

  宣聖講義

  此無妄六三爻辭也。六三亦陰爻。承六二而來。以在中爻失正位。故為災。而無妄本非有災者。徒以貪而失正。私而徇欲。不明於物。不保其性。則為災。非無妄之災也。無妄之災。乃以無災而為災。不妄而受害。此中因果。既由天命之差。而莫外於人事之乖乎正。蓋天命恆依人事而著。前後因果。不得以一時一地斷之。如六三之災。以六二之貪於外。在六二因得正位。故不為災。至六三其志己放。其行難持。循其所為。必罹於災。雖得之有因。而當前不省。反以為天道有誤。禍福無常。故名之無妄之災。欲解其數。必懲於前後。證其因果。此與佛說三世之理相通。非宗教愚人。實天道往復所不免者。以現在言。則為無妄之災。苟合之過去。則仍屬匪正之眚。聖人以天道難逕論。始稱天命。世俗亦以宿命目之。雖似無徵不信。而事實常遘。是佛家因果之說。初非怪誕之辭。而古人神道之教。有精微之理也。

  六三爻辭。即依前義。取事為喻。或系之牛。則其人非欲害人也。行人之得。則其人非有意來竊也。邑人之災。更非其人之過矣。而牛固失。得者己行。則邑人慾不受其過。勢有不能。此所以為無妄之災。辭雖如是。事未必然。而天下類此者。則亦時有。邑人之災。雖冤屈。然為近系牛之地。則嫌所不易解。瓜田李下。以其地也。縱不為盜。而所處未宜。故以行人得牛。而邑人受其災害。明人之處地當慎也。邑人以處未慎。乃乾盜牛之嫌。君子防未然。知者審幾先。此欲明天道。不得不時時戒慎也。是六三之辭。實關人修身之道。苟有未審。災禍隨之。況其固惡者乎。然以事論之。則邑人實枉。苟其平日良善。則嫌疑亦可不至。縱難自辯。鄰里為剖明。是終為災者。正由其前匪正也。故君子惡居下流。而擇居必依仁里。忠信之篤。則行於遠。貪慾之多。則嫉於親。六三人爻。人道所寄。聖人不問天道。不憂天命。先修其身。以正其心。此本乾九三乾惕之戒。而率各正性命之教。乃能免於無妄之災也。

  象曰。行人得牛。邑人災也。

  宣聖講義

  此申釋爻辭之義也。明物之利即物之害。以牛固利於人。而害亦隨之。得者固有利。不得者反受其害。雖利分明。而相為因果。則一。此格物之要。大學之所始也。習易者於此當細味之。

  宏教附註

  六三爻辭。無妄之災。以無妄原易妄。妄則失正。失正則有災。六三爻。因不得正。以陰乘陽。故占有災。或者不定之辭。言任何人所系。重在牛之得失。不關乎牛主。故稱或。而邑人非指全邑之人。乃指牛系處之居民。邑人猶地主也。非即物主。行人乃過客。既非邑人。亦非物主。是爻辭所舉。有三種人。一為失主。即物之原主。二為得主。即行路之人。三為地主。即系牛之處民戶。而代受過之人。以此三人。而關一牛之得失。牛、物也。三人皆緣物而有是非。以分禍福。在理言之。牛主雖失牛。可問罪於邑人。以責其償。是非真失也。行人得牛。出於偶值。是幸得也。邑人無端受累。方為真災。是無妄之災。實指邑人言。然與福為緣。得與失相聯。安知行人之得。不為他日之害。而邑人之失。不遭他事之祥乎。此古人有翁失馬之喻也。不過得為失。為業為祥。皆屬於物。而生於心。心不以得失為懷。則物之得失又何較。此楚弓楚得之說也。心不以災祥為念。則事之是非又何爭。此妖由人興之說。六三一爻。實欲以物慾明天道之真。以心念見天命之隱。其義精深。取喻淺顯。惜注者多未能闡發之耳。

  九四。可貞。無咎。

  宣聖講義

  此無妄九四爻辭也。無妄以乾在上。光明剛健。其德無外。對震出於坤。動而有節。正於內以育其道。乃能達乎誠。而明乎性命。九四為乾爻。互艮之上爻。巽之中爻。艮止巽入。其用在內。且四與二同功。六二在下。陽就於陰。又與初九應。剛中能養。故曰可貞。言志向內以自貞固也。本爻雖陽。情易動於外物。動則有咎。占辭稱無咎者。以能體艮巽之德。與陰相濡。而反求諸中。以保其節操。遂免於咎耳。可貞者正。以其當貞也。卦例內貞外悔。可貞即返己之義。九四人道。人本於地。宜用坤之德。貞者坤之至行。貞以自固。固大本不移。雖推至天下。無折越之慮。故占無咎。言雖在外。不忘其守。雖志動。不違於靜。克成無妄之道。以達天德也。

  象曰。可貞無咎。固有之也。

  宣聖講義

  此申釋爻辭之義也。固既貞固。有既不失。言不失貞固之本。而充其悠久之德。以順承天命。毋違於性道。爻位雖不正。而以此終免於咎。此九四之用。實人道之所著也。

  九五。無妄之疾。勿藥有喜。

  宣聖講義

  此無妄九五爻辭也。九五為外卦正位。亦全卦主位。既乾九五爻。無妄之大用所存也。無妄無為。一順自然。純乎天命。宜若無疾之害。而此言無妄之疾者。以天道盈虛訊息。氣數自至。如歲有冬。如日有夜。後天之運。陰陽並行。善惡並見。則有生必有死。有福必有禍。因果相成。往復不己。無妄之疾。正以其盛時而至。亦猶日中則昃月滿則虧之常數也。以爻象言。乾之中爻。互巽之上。與乾之姤。二剛一柔。其德太過。反覆為道。為姤與小畜之象。而皆以風行於天上下。內經雲。風者。百病之長也。故有疾病之占。風行善變。其善惡以方別。有八風之名。感而為疾病之因。佛以地水火風稱四大。亦由其能生化萬物。為一切根源也。且九四前後皆剛。雖下有六二之調。而勢不敵。剛勝則折。生盛則滅。此無妄之疾。發於正位乘時也。夫無妄在中和之用。無過不及之害。方能免於禍福之門。不求利。則害自消。不求祥。則災自絕。佛戒造因。正以其不為善。則無惡。不求生。則無死。二者循環。但去其一。自拒其他。此無妄之可貴。而超乎數命者今以九五得正位。當盛時。雖罹於天命之變。而遭不時之災。以為身之疾苦。仍以自覺之速。致誠之功。知疾之去來有因。不以生死繫於心。不以苦樂縈於志。則不以疾而求藥。不以身聽於物。藥物既無關於我。我亦自離於疾。則無妄之疾。仍宜以無妄治之。故曰勿藥有喜。斯語也。有三義。一則不用藥而疾自己。為可喜。二則不以藥之能治我疾。為可喜。三則不資於藥。亦不以疾愈。為可喜。蓋明乎物我之情。達夫性命之願。了於生死之義。泯於健病之相。則何時不為剛健之身。悠久之德哉。故天雖有變。命雖不齊。數雖多相。氣雖隨感。而吾心永不二也。此無妄之真。至誠之道。聖人所志者也。

  象曰無妄之藥。不可試也。

  宣聖講義

  此申釋爻辭之義也。言勿藥有喜。正以藥之不可輕試耳。苟無妄矣。奚假於藥。藥物也。物之利。徒與妄濟。設貪其利終受其害,此一也。人得其全。物得其偏。以偏劑偏。乃名曰藥。吾德苟全。奚待於藥。此二也。故勿藥者。正不可輕試之辭。

  上九。無妄。行有眚。無攸利。

  宣聖講義

  此無妄上九爻辭也。上九處極位。當窮時。極則反。窮則則變。此通例也。無妄全卦。皆利於行。至上九則反不利。全卦皆吉。至上九則有眚。此理數必至者也。蓋無妄皆以內誠為大用。上九在外。又剛之極。陽之亢。不復能下。如乾之上九。亢而有悔。乃地與時使然。恰與彖辭匪正可升。而下應六三。有無妄之災。所居非宜。內無可與。外無可進。是其不利。實匪正之所同。匪正之所同。匪正以妄而受災。上九以失正而有眚。失正既妄而有眚。失正既妄。高位無德。非時不退。固妄也。欲免於災。得乎。全卦唯六三有災。亦由失正不明於物。此用之誤。上九則為失正不貞於身。此本之誤也。六三乖於用。其災猶可免。苟終始無妄。仍能自保。上九違於本。其眚不可避。以失所守也。是上九無妄。徒有其名。莫徵其實。爻辭特以無妄儆之。冀其早悟。勿特高位以卑自牧。勿臨極時。以返其本。則窮猶有以自藏。而行雖無利。眚或倖免。故爻辭無妄二字。實寓垂戒之深意。非卦名也。夫無妄重在去妄。妄之於人。至不易去。情慾物好使之也。以九五之正位乘時。猶不免於有疾。可見無妄之難。難在於用。用之難。難在於明。物有未明。用必不達。用有未當。本者性也中也。用者情也。和也。致中和。正性情。莫先于格物。物格知至。而後人道始立。天道始通。此聖人垂教。必以物先示其道。象所謂天下雷行。物與無妄。足見物之於無妄所關大矣。學者宜深求之。

  象曰無妄之行。窮之災也。

  宣聖講義

  此申釋爻辭之義也。無妄之行。意既妄行。前己講過。上九數窮。行亦反初。故初九為往吉。而此為有眚也。後人誤謂無妄之行。無不為災。則將何以解於初九之往吉哉。且全卦備四德。無不亨利。六二九四。皆明著其用。豈真無妄不宜於行乎。彖辭分內外言。不利之語。以匪正也。全卦利否。既在一正字辨之。而上九之災。又不僅匪正己也。位與時之不當。實足以召災。故釋文曰。窮之災也。聖知之士。欲免此災。先求其不窮。蓋既勿過而己。所謂發而中節為和。中節即止。則無過。妄亦過也。可更參大小過卦辭觀之。

  宗主附註

  無妄一卦。有利與不利。如彖辭不利有攸往。而各爻多利於往。非彖爻不同。乃彖辭包全體。不利者。指匪正言。即無妄之反利者。指正用言。既無妄之正也。一正一反。即卦之內外。與人心之性相似。性善而情有惡。統於一心。此一卦而有利不利之異占也。雖不利在彖辭。而元亨利貞。亦在彖辭。可見利不利。實用之異耳。且不利攸往。指不能行也。即與亨反。行不通也。皆由用之失正。失正即失當。失當反於四德。而亨利著於外。故所失在外。此爻辭自四爻以上。不如三爻以下之吉也。

分頁導航

易經學習:無妄卦相關內容:

周公算命熱門測算:

周公算命易經六十四卦四柱八字天罡地煞周易算命六壬神課梅花易數算命文章
姓名測試男孩名字大全女孩名字大全起名大全寶寶起名成人改名公司起名店鋪起名康熙字典百家姓
抽籤占卜觀音靈籤呂祖靈籤黃大仙靈籤關帝靈籤天后靈籤車公靈籤佛祖靈籤周公靈籤土地公靈籤北帝靈籤月老靈籤月下老人靈籤月老靈籤姻緣籤五路財神靈籤城隍爺靈籤孔子聖籤王公靈籤財神爺靈籤
民俗看相生男生女預測表眼皮跳測吉凶打噴嚏測吉凶耳鳴測吉凶面熱測吉凶二十四香譜圖解萬年曆農曆陽曆轉換花語大全手相算命圖解痣相算命圖解面相圖解手相圖解痣相圖解骨相圖解體相圖解
十二星座白羊座金牛座雙子座巨蟹座獅子座處女座天秤座天蠍座射手座魔羯座水瓶座雙魚座星座配對星座運勢星座排行星座知識星座愛情星座分析星座名人星座故事
星座知識星座配對 星座分析 星座星象 星座運勢 星座查詢 星座日期 12星座 星座生日 星座月份 星座性格 上升星座 牡羊座 金牛座 雙子座 巨蟹座 獅子座 處女座 天秤座 天蠍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雙魚座
十二生肖屬鼠屬牛屬虎屬兔屬龍屬蛇屬馬屬羊屬猴屬雞屬狗屬豬生肖配對屬相星座生肖運勢
風水知識家居風水辦公室風水臥室風水客廳風水房屋風水廚房風水墓地風水風水用品
心理測試愛情測試性格測試趣味測試財富測試智商測試職業測試社交測試惡搞測試情商測試綜合測試血型性格A型血B型血O型血AB型血血型配對星座血型生肖血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