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注》繫辭上卷七

  繫辭上卷七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1)。卑高以陳,貴賤位矣(2)。動靜有常,剛柔斷矣(3)。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4)。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5)。是故剛柔相摩(6),八卦相盪(7)。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8)。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9)。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10)。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11)。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12)。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13)。

  (1)乾坤其易之門戶,先明天尊地卑,以定乾坤之體。(2)天尊地卑之義既列,則涉乎萬物,貴賤之位明矣。(3)剛動而柔止也。動止得其常體,則剛柔之分著矣。(4)方有類,物有群,則有同有異,有聚有分也。順其所同,則吉;乖其所趣,則凶,故吉凶生矣。(5)象況日月星辰,形況山川草木也。懸象運轉以成昏明,山澤通氣而雲行雨施,故變化見矣。(6)相切摩也,言陰陽之交感也。(7)相推盪也,言運化之推移。(8)天地之道,不為而善始,不勞而善成,故曰易簡。(9)順萬物之情,故曰有親。通天下之志,故曰有功。(10)有易簡之德,則能成可久可大之功。(11)天地易簡,萬物各載其形。聖人不為,群方各遂其業。德業既成,則入於形器,故以賢人目其德業。(12)天下之理,莫不由於易簡而各得順其分位也。(13)成位至立象也。極易簡則能通天下之理,通天下之理,故能成象,並乎天地言其中,則並明天地也。

  聖人設卦觀象(1),繫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2)。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3);悔吝者,憂虞之象也(4);變化者,進退之象也(5);剛柔者,晝夜之象也(6)。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7)。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8);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

  (1)此總言也。(2)繫辭所以明吉凶,剛柔相推所以明變化也。吉凶者,存乎人事也。變化者,存乎運行也。(3)由有失得,故吉凶生。(4)失得之微者,足以致憂虞而已,故曰悔吝。(5)往復相推,迭進退也。(6)晝則陽剛,夜則陰柔,始總言吉凶變化,而下別明悔吝、晝夜者,悔吝則吉凶之類,晝夜亦變化之道,吉凶之類,則同因繫辭而明;變化之道,則俱由剛柔而著,故始總言之,下則明失得之輕重,辨變化之小大,故別序其義也。(7)三極,三材也。兼三材之道,故能見吉凶,成變化也。(8)序,易象之次序。

  彖者,言乎象者也(1)。爻者,言乎變者也(2)。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無咎者,善補過也。是故列貴賤者存乎位(3),齊小大者存乎卦(4),辯吉凶者存乎辭(5),憂悔吝者存乎介(6),震無咎者存乎悔(7)。是故卦有小大,辭有險易(8)。辭也者,各指其所之。《易》與天地準(9),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10)。

  (1)彖總一卦之義也。(2)爻各言其變也。(3)爻之所處曰位,六位有貴賤也。(4)卦有小大也,齊猶言辨也,即彖者言乎象也。(5)辭,爻辭也,即“爻者言乎變”也。言象所以明小大,言變所以明吉凶。故小大之義存乎卦,吉凶之狀見乎爻。至於悔吝無咎,其例一也。吉凶悔吝小疵無咎,皆主乎變,事有小大,故下歷言五者之差也。(6)介,纖介也。王弼曰:憂悔吝之時,其介不可慢也。即“悔吝者言乎小疵也”。(7)無咎者,善補過也。震,動也。故動而無咎,存乎無悔過也。(8)其道光明曰大,君子道消曰小;之泰則其辭易,之否則其辭險。(9)作《易》以準天地。(10)幽明者,有形無形之象。死生者,終始之數也。

  精氣為物,遊魂為變(1),是故知鬼神之情狀(2)。與天地相似,故不違(3)。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4)。旁行而不流(5),樂天知命,故不憂(6)。安土敦乎仁,故能愛(7)。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8)。曲成萬物而不遺(9)。通乎晝夜之道而知(10)。故神無方,而易無體(11)。一陰一陽之謂道(12),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13),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14)。

  (1)精氣煙熅,聚而成物。聚極則散,而遊魂為變也。遊魂,言其游散也。(2)盡聚散之理,則能知變化之道,無幽而不通也。(3)德合天地,故曰相似。(4)知周萬物,則能以道濟天下也。(5)應變旁通,而不流淫也。(6)順天之化,故曰樂也。(7)安土敦仁者,萬物之情也。物順其情,則仁功贍矣。(8)範圍者,擬范天地,而周備其理也。(9)曲成者,乘變以應物,不系一方者也,則物宜得矣。(10)通幽明之故,則無不知也。(11)自此以上,皆言神之所為也。方、體者,皆系於形器者也。神則陰陽不測,易則唯變所適,不可以一方、一體明。(12)道者何?無之稱也,無不通也,無不由也,況之曰道。寂然天體,不可為象。必有之用極,而無之功顯,故至乎“神無方,而易無體”,而道可見矣。故窮變以盡神,因神以明道,陰陽雖殊,無一以待之。在陰為無陰,陰以之生;在陽為無陽,陽以之成,故曰“一陰一陽”也。(13)仁者資道以見其仁,知者資道以見其知,各盡其分。(14)君子體道以為用也。仁知則滯於所見,百姓則日用而不知。體斯道者,不亦鮮矣?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始可以語至而言極也。

  顯諸仁,藏諸用(1),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2),盛德大業,至矣哉(3)!富有之謂大業(4),日新之謂盛德(5)。生生之謂易(6),成象之謂乾(7),效法之謂坤(8),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9),陰陽不測之謂神(10)。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遠則不御(11);以言乎邇則靜而正(12);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13)。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辟,是以廣生焉(14)。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配至德(15)。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聖人所以崇德而廣業也(16)。知崇禮卑(17),崇效天,卑法地(18)。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19)。成性存存,道義之門(20)。

  (1)衣被萬物,故曰“顯諸仁”。日用而不知,故曰“藏諸用”。(2)萬物由之以化,故曰“鼓萬物”也。聖人雖體道以為用,未能全無以為體,故順通天下,則有經營之跡也。(3)夫物之所以通,事之所以理,莫不由乎道也。聖人功用之母,體同乎道,盛德大業,所以能至。(4)廣大悉備,故曰“富有”。(5)體化合變,故曰“日新”。(6)陰陽轉易,以成化生。(7)擬乾之象。(8)效坤之法。(9)物窮則變,變而通之,事之所由生也。(10)神也者,變化之極,妙萬物而為言,不可以形詰者也,故曰“陰陽不測”。嘗試論之曰:原夫兩儀之運,萬物之動,豈有使之然哉!莫不獨化於大虛,欻爾而自造矣。造之非我,理自玄應;化之無主,數自冥運,故不知所以然,而況之神。是以明兩儀以太極為始,言變化而稱極乎神也。夫唯知天之所為者,窮理體化,坐忘遺照。至虛而善應,則以道為稱。不思而玄覽,則以神為名。蓋資道而同乎道,由神而冥於神也。(11)窮幽極深,無所止也。(12)則近而當。(13)專,專一也。直,剛正也。(14)翕,斂也。止則翕斂其氣,動則關開以生物也。乾統天首物,為變化之元,通乎形外者也。坤則順以承陽,功盡於已,用止乎形者也。故乾以專直言乎其材,坤以翕闢言乎其形。(15)《易》之所載配此四義。(16)窮理入神,其德崇也。兼濟萬物,其業廣也。(17)知以崇為貴,禮以卑為用。(18)極知之崇,象天高而統物;備禮之用,象地廣而載物也。(19)天地者,易之門戶,而易之為義,兼周萬物,故曰“行乎其中矣”。(20)物之存成,由乎道義也。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1),是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2),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惡也。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3),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4)。“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5)。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乎邇,見乎遠。言行,君子之樞機(6)。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7)。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1)乾剛坤柔,各有其體,故曰“擬諸形容”。(2)典禮,適時之所用。(3)《易》之為書,不可遠也。惡之則逆於順,錯之則乖於理。(4)擬議以動,則盡變化之道。(5)鶴鳴則子和,修誠則物應,我有好爵,與物散之,物亦以善應也。明擬議之道,繼以斯義者,誠以吉凶失得存乎無所動。同乎道者,道亦得之;同乎失者,失亦違之。莫不以同相順,以類相應。動之斯來,緩之斯至。鶴鳴於陰,氣同則和。出言戶庭,千里或應。出言猶然,況其大者乎;千里或應,況其邇者乎。故夫憂悔吝者,存乎纖介;定失得者,慎於樞機。是以君子擬議以動,慎其微也。(6)樞機,制動之主。(7)同人終獲後笑者,以有同心之應也。夫所況同者,豈系乎一方哉!君子出處默語,不違其中,則其跡雖異,道同則應。

  “初六:藉用白茅,無咎”。子曰:“苟錯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術也以往,其無所失矣。”“勞謙,君子有終,吉。”子曰:“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語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禮言恭。謙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亢龍有悔。”子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不出戶庭,無咎”。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子曰:“作《易》者,其知盜乎(1)?《易》曰:‘負且乘,致寇至。’負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上慢下暴,盜思伐之矣。慢藏誨盜,冶容誨淫。《易》曰:‘負且乘,致寇至’,盜之招也。

  (1)言盜亦乘釁而至也。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1)。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掛(2)。天數五(3)。地數五(4)。五位相得而各有合(5),天數二十有五(6),地數三十(7)。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8)。《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9),坤之策百四十有四(10)。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11)。是故四營而成易(12),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13)。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顯道(14),神德行(15),是故可與酬酢,可與祐神矣(16)。

  (1)王弼曰:演天地之數,所賴者五十也。其用四十有九,則其一不用也。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數而數以之成,斯易之太極也。四十有九,數之極也。夫無不可以無明,必因於有,故常於有物之極,而必明其所由之宗也。(2)奇,況四揲之餘,不足復揲者也。分而為二,既揲之餘,合掛於一,故曰“再扐而後掛”。凡閏,十九年七閏為一章,五歲再閏者二,故略舉其凡也。(3)五,奇也。(4)五,耦也。(5)天地之數各五,五數相配,以合成金、木、水、火、土。(6)五奇合為二十五。(7)五耦合為三十。(8)變化以此成,鬼神以此行。(9)陽爻六,一爻三十六策,六爻二百一十六策。(10)陰爻六,一爻二十四策,六爻百四十四策。(11)二篇三百八十四爻,陰陽各半,合萬一千五百二十策。(12)分而為二,以象兩,一營也。掛一以象三,二營也。揲之以四,三營也。歸奇於扐,四營也。(13)伸之六十四卦。(14)顯,明也。(15)由神以成其用。(16)可以應對萬物之求助,成神化之功也。酬酢,猶應對也。

  子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1)?《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2)。”是以君子將有為也,將有行也,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響,無有遠近幽深,遂知來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於此?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下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於此?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3)?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4)。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謂也(5)。

  (1)夫變化之道,不為而自然。故知變化者,則知神之所為。(2)此四者存乎器象,可得而用也。(3)夫非忘象者,則無以制象。非遺數者,無以極數。至精者,無籌策而不可亂。至變者,體一而無不周。至神者,寂然而無不應。斯蓋功用之母,象數所由立,故曰非至精至變至神,則不得與於斯也。(4)極未形之理則曰深,適動微之會則曰幾。(5)四者,由聖道以成,故曰“聖人之道”。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1)。子曰:“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2)。”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知(3),六爻之義易以貢(4)。聖人以此洗心(5),退藏於密(6),吉凶與民同患(7)。神以知來,知以藏往(8)。其孰能與此哉!古之聰明睿知神武而不殺者夫(9)!是以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是興神物以前民用(10)。聖人以此齊戒(11),以神明其德夫!是故闔戶謂之坤(12),辟戶謂之乾(13)。一闔一辟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見乃謂之象(14),形乃謂之器(15),制而用之謂之法。利用出入,民鹹用之謂之神。

  (1)易以極數通神明之德,故明易之道,先舉天地之數也。(2)冒,覆也。言易通萬物之志,成天下之務,其道可以覆冒天下也。(3)圓者運而不窮,方者止而有分。言蓍以圓象神,卦以方象知也。唯變所適,無數不周,故曰圓。卦列爻分,各有其體,故曰方也。(4)貢,告也。六爻變易,以告吉凶。(5)洗濯萬物之心。(6)言其道深微,萬物日用而不能知其原,故曰“退藏於密”,猶藏諸用也。(7)表吉凶之象,以同民所憂患之事,故曰“吉凶與民同患也”。(8)明蓍卦之用,同神知也。蓍定數於始,於卦為來。卦成象於終,於蓍為往。往來之用相成,猶神知也。(9)服萬物而不以威形也。(10)定吉凶於始也。(11)洗心曰齊,防患曰戒。(12)坤道包物。(13)乾道施生。(14)兆見曰象。(15)成形曰器。

  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1),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2)。八卦定吉凶(3),吉凶生大業(4)。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貴(5)。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繫辭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斷也。《易》曰:“自天祐之,吉無不利。”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也。”

  (1)夫有必始於無,故太極生兩儀也。太極者,無稱之稱,不可得而名,取有之所極,況之太極者也。(2)卦以象之。(3)八卦既立,則吉凶可定。(4)既定吉凶,則廣大悉備。(5)位所以一天下之動,而濟萬物。

  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繫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1),鼓之舞之以盡神。乾坤其易之縕邪(2)?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3),推而行之謂之通(4),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5)。是故夫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6)。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7);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8)。

  (1)極變通之數,則盡利也。故曰“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2)縕,淵奧也。(3)因而制其會通,適變之道也。(4)乘變而往者,無不通也。(5)事業所以濟物,故舉而錯之於民。(6)辭,爻辭也。爻以鼓動,效天下之動也。(7)體神而明之,不假於象,故存乎其人。(8)德行,賢人之德行也。順足於內,故默而成之也。體與理會,故不言而信也。

周公算命熱門測算:

周公算命易經六十四卦四柱八字天罡地煞周易算命六壬神課梅花易數算命文章
姓名測試男孩名字大全女孩名字大全起名大全寶寶起名成人改名公司起名店鋪起名康熙字典百家姓
抽籤占卜觀音靈籤呂祖靈籤黃大仙靈籤關帝靈籤天后靈籤車公靈籤佛祖靈籤周公靈籤土地公靈籤北帝靈籤月老靈籤月下老人靈籤月老靈籤姻緣籤五路財神靈籤城隍爺靈籤孔子聖籤王公靈籤財神爺靈籤
民俗看相生男生女預測表眼皮跳測吉凶打噴嚏測吉凶耳鳴測吉凶面熱測吉凶二十四香譜圖解萬年曆農曆陽曆轉換花語大全手相算命圖解痣相算命圖解面相圖解手相圖解痣相圖解骨相圖解體相圖解
十二星座白羊座金牛座雙子座巨蟹座獅子座處女座天秤座天蠍座射手座魔羯座水瓶座雙魚座星座配對星座運勢星座排行星座知識星座愛情星座分析星座名人星座故事
星座知識星座配對 星座分析 星座星象 星座運勢 星座查詢 星座日期 12星座 星座生日 星座月份 星座性格 上升星座 牡羊座 金牛座 雙子座 巨蟹座 獅子座 處女座 天秤座 天蠍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雙魚座
十二生肖屬鼠屬牛屬虎屬兔屬龍屬蛇屬馬屬羊屬猴屬雞屬狗屬豬生肖配對屬相星座生肖運勢
風水知識家居風水辦公室風水臥室風水客廳風水房屋風水廚房風水墓地風水風水用品
心理測試愛情測試性格測試趣味測試財富測試智商測試職業測試社交測試惡搞測試情商測試綜合測試血型性格A型血B型血O型血AB型血血型配對星座血型生肖血型